杭苇岸才登,行入乱峰层碧。十里平沙浅渚(zhǔ),又渡头人立。笋将摇梦上轻舟,舟尾浪花湿。恰好乌篷(péng)小小,载一肩秋色。
杭苇:苇原指草束,引申为小舟。 杭,通“航”。笋将:语出《公羊传·文公十五年》:“笋将而来也。”笋,竹舆。乌篷:小船,船篷竹编,漆成黑色,故称。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杭苇岸才登,行入乱峰层碧。
杭苇:小舟。
岸:水边的陆地。
才:刚刚。
登:上岸。
行:走。
入:进入。
乱:杂乱。
峰:山峰。
层:层次。
碧:青绿色。
十里平沙浅渚(zhǔ),又渡头人立。
十里:十里的距离。
平沙:平坦的沙地。
浅渚:浅水的沙洲。
又:再次。
渡头:渡口。
人立:人站立。
笋将摇梦上轻舟,舟尾浪花湿。
笋将:竹舆。
摇:摇动。
梦:引申为幻想、遐想。
上:登上。
轻舟:轻巧的船。
舟尾:船的后部。
浪花:波浪的飞溅。
湿:潮湿。
恰好乌篷(péng)小小,载一肩秋色。
恰好:正好。
乌篷:小船。
小小:小巧。
载:装载。
一肩:一把。
秋色:秋天的颜色。
《好事近·杭苇岸才登》译文及注释详情»
杭苇:这个词语出自《诗·卫风·河广》:“一苇杭之。”苇原指草束,引申为小舟。杭通常指航行。
笋将:这个词语出自《公羊传·文公十五年》:“笋将而来也。”笋指竹舆,即用竹子编制的车辆。
乌篷:乌篷是指小船,船篷用竹子编制而成,涂漆成黑色,因此被称为乌篷。
《好事近·杭苇岸才登》注释详情»
这篇诗歌以秋日旅行为主题,通过舟行和舆行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秋日山水景色的画面。诗人用点染的手法,将山水景物融入到旅途中,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中描述的小船上只有一个小小的乌篷,但正好载着一肩秋色,这一景象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整首诗情景交融,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充满了情致。
这首诗以秋景为主题,但却避免了俗套的描写方式,展现了独特的特色。诗人通过舟行和舆行的交替,将秋日的山水景色融入到旅途中,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诗中的乌篷小船和秋色的搭配,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让人仿佛置身于秋日的美景之中。整首诗情景交融,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充满了情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旅行为主题,通过舟行和舆行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秋日山水景色的画面。诗人用点染的手法,将山水景物融入到旅途中,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中描述的小船上只有一个小小的乌篷,但正好载着一肩秋色,这一景象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整首诗情景交融,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充满了情致。这首诗独具特色,避免了俗套的描写方式,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好事近·杭苇岸才登》评解详情»
周之琦(公元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他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中进士,后改庶吉士。他曾经散馆,后被授予编修的职位。他在官场上逐渐升迁,最终成为广西巡抚。他在任期间,积极推动筑堤赈灾等事,为民众做出了许多贡献。
然而,道光二十六年,周之琦因病乞休。他在家中病逝,结束了他的一生。
周之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词作风格浑融深厚,被誉为瓣香北宋。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为《心日斋词》。这些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广为传颂。
此外,周之琦还编辑了《心日斋十六家词选》,收录了其他十六位词人的作品。这部选集也为后人所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