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原文赏析

  • qīng
    àn
    ·
    chūn
    hán
    chūn
    yīn
    báo
  • [
    sòng
    dài
    ]
    huī
  • chūn
    hán
    chūn
    yīn
    báo
    zhěng
    bàn
    yuè
    chūn
    xiāo
    suǒ
    qíng
    cháo
    lái
    shēng
    jiǎo
    shù
    tóu
    yōu
    niǎo
    duì
    diào
    xīn
    shuāng
    feī
    què
  • hóng
    huā
    saī
    qīng
    è
    jìn
    shuǎng
    huā
    yuē
    hèn
    kuáng
    fēng
    kōng
    è
    xiǎo
    lái
    zhèn
    wǎn
    lái
    zhèn
    nán
    dào
    chuī
    luò

原文: 春寒恻恻春阴薄。整半月,春萧索。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红入花腮青入萼。尽不爽,花期约。可恨狂风空自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


相关标签:婉约春天写景青玉案

译文及注释

春寒恻恻(凄清)春阴薄(侵迫)。整半月,春萧索(萧条,冷落)。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注释:恻恻:凄清。薄:侵迫。萧索:萧条,冷落。

红入花腮(即花靥)青入萼。尽不爽(不失约,不违时),花期约。可恨狂风空自恶。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
注释:花腮:即花靥。不爽:不失约,不违时。 《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恻恻:形容凄清、悲伤的样子。
薄:指侵犯、压迫。
萧索:形容冷落、荒凉的景象。
花腮:指脸颊上有红晕的样子,也称为花靥。
不爽:指不失约、不违时。 《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注释详情»

评解

这段文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作者通过描写半个月的春天阴雨绵绵,突然放晴后,幽鸟相互对话,一起飞去的情景,展示了眼前的美景。虽然花朵已经开放并结出果实,但是由于狂风的吹袭,花朵可能会被吹落。这段文字引用了南唐后主的《乌夜啼》中的四句诗句,表达了对春天短暂而匆忙的感慨,常常为早晨的寒雨和晚上的风所困扰。整体上,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引用诗句,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以及人们对于春天变化的感叹和思考。 《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评解详情»

元代诗人顾德辉的照片
顾德辉

顾德辉(1310~1369),字仲英,号金粟道人,江苏昆山人,是元代的一位文学家。他出生于1310年,家境富裕,喜欢结交宾客,豪爽自得。直到30岁时,他开始折节读书,并购买古书名画、彝鼎秘玩。他在茜泾西建立了一处别业,称之为玉山佳处,并与客人在那里赋诗。许多文学士都前来拜访他。

为了逃避张士诚的官职任命,顾德辉隐居在嘉兴合溪。他的儿子元臣成为了元朝的官员,因此他被封为钱塘县男。在母亲去世后,他回到了绰溪。之后,他再次逃避士诚的官职任命,断发庐墓,并自称金粟道人。最后,他迁居到濠梁,并在那里去世。

《语林》中写道:“顾仲瑛在东南地区以其风流文雅而闻名,才情妙丽。”他著有《玉山草堂集》一书。

猜您喜欢

青玉案(和刘长翁右司韵)

宋代 吴潜

人生南北如歧路。惆怅方回断肠句。四野碧云秋日暮。苇汀芦岸,落霞残照,时有鸥来去。
一杯渺渺怀今古。万事悠悠付寒暑。青箬绿蓑便野处。有山堪采,有溪堪钓,归计聊如许。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宋代 张榘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青玉案(泛大江)

宋代 黎廷瑞

巨舟双舻鸣鹅鹳。千万顷、玻璃面。宇宙浮萍堪永叹。黄唐开辟,秦隋争战。不把江山换。
芦花新雪秋撩乱。何处渔舟起孤筦。一片古愁萦不断。平沙矮树,溪烟荒岸。落日西风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