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半夜里就叫醒孩子们,趁着天刚破晓,赶紧去耕田。瘦弱的老牛没有力气,正拉着犁在田地里艰难地走着。一般人不了解种田人的辛苦,以为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地长出来的。
注释:时人:当时的人。将谓:就以为。
《农家》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针对一首诗进行分析,该诗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苦,并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时人”无知的批评。与李绅的《悯农》诗相比,后两句表达的意思相似,但情感更加强烈,具有相当的批判力度。这首诗过去常被用来讽刺那些不了解农民辛苦劳作、不懂得生活艰难、只顾享乐的人们。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的生活状况,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艰辛。诗中的“时人”指的是那些不了解农民辛苦的人们,他们只顾自己的享乐,对农民的辛苦毫不关心。诗人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时人”的批评。
与李绅的《悯农》诗相比,这首诗的感情更加强烈,批判力度更大。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而后两句则更加强调了这种辛苦。这种批判力度使得这首诗常被用来讽刺那些不了解农民辛苦劳作、只顾享乐的人们。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时人”的批评。与李绅的《悯农》诗相比,这首诗的感情更加强烈,批判力度更大,常被用来讽刺那些不了解农民辛苦劳作、只顾享乐的人们。
《农家》赏析详情»
颜仁郁是福建德化三班泗滨人,生于唐大和(827~835)间。他的祖籍是河南温县。祖父颜景茂是兵曹参军,后来入闽任福州侯官县令。父亲颜芳随父亲入闽,最终来到永福县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今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颜芳受聘于金员外为家塾教师,后来喜欢上了当地的山水环境,决定在此定居。颜仁郁是颜芳的第七个孩子。关于颜仁郁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文中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