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原文赏析

  • zhé
    guì
    lìng
    ·
    cháng
    jiāng
    hào
    hào
    西
    lái
  • [
    yuán
    dài
    ]
    zhào
    guī
  • cháng
    jiāng
    hào
    hào
    西
    lái
    shuǐ
    miàn
    yún
    shān
    shān
    shàng
    lóu
    tái
  • 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lóu
    tái
    xiāng
    duì
    tiān
    ān
    pái
  • shī
    chéng
    yún
    shān
    dòng
    jiǔ
    beī
    qīng
    tiān
    wàng
    huái
    怀
  • zuì
    yǎn
    zhēng
    kaī
    yáo
    wàng
    péng
    lái
    bàn
    ér
    yún
    zhē
    bàn
    ér
    yān
    mái

原文: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
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
诗句成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
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相关标签:写景豪迈抒情折桂令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江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从西而来,到了镇江附近,突然出现巍峨金山在江中突兀而起,山上楼台更是奇观。山和水相连着,楼台相对着,真是天所安排。在这胜景中,要举杯痛饮,乘兴赋诗,连风云烟霞好像也为之变色,倾天地而忘怀。当从酣睡中睁开朦胧的眼睛时,只见眼前金山若隐若现,一些儿被云雾笼罩,一半儿陷于烟霾之中,像是海上的蓬莱仙山。

注释:
折桂令:折桂令是一种曲牌名,属于北曲双调。曲牌的正格是六、四、四、四、四、四、七、七、四、四(十句),但是第五句以后可以酌增四字句。折桂令可以单独作为小令,也可以用在双调套曲内。

水面云山:金山本在长江中(清末江沙淤积始与南岸相连),所以称为云山。云山形容山势高峻,云烟缭绕。

山上楼台:指金山寺的殿宇楼台,依山而建,气势非凡。此句即指金山寺。

诗句成:指诗句吟成。意味着不费多大的功夫。

云山动色:形容时转云移,景色改观。

天地忘怀:意味着忘记了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此处喻指金山。

霾:本指由于大气混浊使人看不清景况,也可以表示淹埋之意。 《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金山寺是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部的一座古老寺庙。据记载,作者在元文宗至顺年间(1330—1332年)期间担任镇江府判一职。在此期间,他有幸游览了金山寺,并受到了深刻的感受和启发。

金山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以其壮丽的建筑和宏伟的景观而闻名。寺庙坐落在山脚下,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景色优美。寺内供奉着佛祖,香火旺盛,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拜。

作者游览金山寺后,深受其所感动。他被寺庙的庄严氛围和宁静祥和的气氛所吸引。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金山寺成为了他心灵的避风港,让他得以远离尘嚣,沉浸在宁静与平和之中。

在游览金山寺的过程中,作者也有机会与寺庙的僧侣们交流。他们谈论着佛法的智慧和人生的真谛,给予了作者许多启示和思考。这些交流和思考,使得作者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因此,作者在游览金山寺后,创作了这首曲子。通过音乐的表达,他试图将自己在金山寺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悟传达给读者。这首曲子充满了宁静和平和的氛围,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超脱尘世的境界,让他们感受到金山寺所带来的宁静和慰藉。

总之,金山寺作为一个灵感的源泉,为作者提供了创作的背景。通过游览金山寺,作者得以体验到宁静与平和,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曲子。这首曲子不仅展示了作者对金山寺的赞美,也传达了他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金山寺,但通过对金山寺背景和景观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金山寺的壮丽和神秘。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浩渺的长江作为背景,突出了金山寺的独特之处。同时,作者通过描绘金山寺倒映在江中的景象,将山与水、楼台相互映照,创造出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在这样的胜境中,作者沉醉于豪情之中,举杯痛饮,乘兴赋诗。最后几笔则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的色彩,引发读者的遐想。

整篇赏析通过描写金山寺的背景和景观,展示了作者对金山寺的赞美之情。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金山寺与众不同的地位展现出来,使读者感受到了金山寺的壮丽和神秘。同时,作者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仙境般的境界。整篇赏析通过对景观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金山寺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赏析详情»

赵禹圭

赵禹圭,字天锡,是汴梁人。他在世祖至元时期担任镇江路行大司农司管勾的职务。后来,在文宗至顺元年,他被累迁为镇江路判官。然而,仅仅三年后,他便选择了致仕。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得知。

猜您喜欢

【双调】折桂令

元代 曾瑞

闺怨

秋霄淡淡轻阴,暮景萧条,疏雨霪霖。林外鸟啼,天边雁叫,砌下蛩吟。更漏永声来绣枕,篆烟消寒透罗衾。恨杀邻砧,惊散离魂,捣碎人心。秦城望断箫声,时物供愁,放景伤情。鹤唳松庭,风摇槛竹,雨滴檐楹。银烛暗雕盘篆冷,绣帏孤翠被寒增。数尽残更,天也难明,梦也难成。

折桂令·拟张鸣善

元代 倪瓒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
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何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折桂令·叹世间多少痴人

元代 佚名

叹世间多少痴人,
多是忙人,少是闲人。
酒色迷人,财气昏人,缠定活人。
钹儿鼓儿终日送人,
车儿马儿常时迎人。
精细的瞒人。
本分的饶人。
不识时人,枉只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