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原文赏析

  • yǎn
    ér
    meì
    ·
    jīng
    céng
    fán
    huá
  • [
    sòng
    dài
    ]
    zhào
  • jīng
    céng
    fán
    huá
    wàn
    wáng
    jiā
    qióng
    lín
    diàn
    殿
    cháo
    xuān
    xián
    guǎn
    liè
    shēng
    pa
  • huā
    chéng
    rén
    jīn
    xiāo
    suǒ
    chūn
    mèng
    rào
    shā
    jiā
    shān
    chù
    rěn
    tīng
    qiāng
    chuī
    chè
    meí
    huā

原文: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相关标签:怀古伤今眼儿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回忆汴京往昔的繁华,万里山河都属于帝王之家。奢华的宫殿园林,弦管笙琶的声音日夜不断。
花城早已是空寂无人、萧索冷落,虽然身处黄沙漫天的胡地,那繁华如春的汴京仍然时常萦绕在梦中。家乡在何处,怎么忍心听到那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

注释: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
玉京:北宋的都城汴京。
琼林玉殿:指赵佶宠臣蔡京、朱腼等搜刮财货、竭尽民力兴建而成的宫殿。
笙:簧管乐器,管为竹制,长短不一,有13至19根不等。
琶:指琵琶。
花城:指靖康之变以前的汴京。
家山:故乡。
羌管:即笛,又名羌笛。
梅花:在此指《梅花落》的乐声。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在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金军攻破了东京(今河南开封),这一事件给宋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次攻破中,许多人被俘虏,其中包括了一位著名的词人和他的儿子。这位词人深受亡国之痛的折磨,他决定通过写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这首词是在他被俘虏后写下的,它充满了对亡国的思念和对家园的眷恋。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词句,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描述了亡国后的荒凉景象,描绘了被战火摧毁的家园,以及被俘虏的痛苦和无助。词人用悲愤的语气表达了对金军的愤怒和对亡国之痛的无尽思念。

这首词不仅仅是词人个人的抒发,更是代表了整个国家的悲痛和无奈。它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激发了人们对亡国之痛的共鸣和对国家复兴的渴望。这首词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的范本,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文学作品。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人们的痛苦。它通过词人的笔触,将亡国之痛表达得深入人心,让人们对战争和亡国的悲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让人们铭记了那个时代的痛苦和悲伤,同时也激励着人们对和平和国家复兴的追求。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的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北宋都城汴京昔日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词的下片则写词人被俘之后的愁苦,将词人心中的思国之愁和亡国之痛表现得韵味悠长。整首词言辞简练但余味悠长,将复杂的感情梳理得具体,将亡国之君的亡国之痛和思国之愁表现得真实可感。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赵佶的照片
赵佶

宋徽宗(1082年5月初5日-1135年6月4日),名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神宗的第十一子,哲宗的弟弟。他先后被封为遂宁王和端王。

在1100年正月,哲宗病逝时无子,向皇后立赵佶为帝。赵佶登基后,改年号为“建中靖国”。他在位期间长达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

然而,宋徽宗的统治时期正值北方辽金两国的崛起和侵略,导致北方边境频繁发生战乱。1126年,金朝攻破了宋朝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被俘并受到折磨。他在囚禁期间遭受了许多痛苦,最终在1127年去世,享年54岁。他被葬于永佑陵,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挫折,宋徽宗也是一位文化艺术的爱好者。他自创了一种独特的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这种字体瘦长而有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面临了北方辽金的侵略,最终导致国家灭亡。他在囚禁期间遭受了折磨而去世,享年54岁。此外,他还是一位热爱文化艺术的皇帝,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书法字体。

猜您喜欢

眼儿媚(绿笺)

宋代 薛梦桂

碧筒新展绿蕉芽。黄露洒榴花。蘸烟染就,和云卷起,秋水人家。
只因一朵芙蓉月,生怕黛帘遮。燕衔不去,雁飞不到,愁满天涯。

眼儿媚

宋代 刘学箕

十年不见柳腰肢。契阔几何时。天遥地远,秋悲春恨,只在双眉。
雁声今夜楼西畔,情愫渺难期。杏花风景,梧桐夜月,都是相思。

眼儿媚(建安作)

宋代 赵彦端

侬家风物似山家。梅老鬓丝华。几回记得,攀翻琪树;醉帽_斜。
冷香不断春千里,归路本非赊。有人却道,使君犹健,看遍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