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五月眼边明。角簟(diàn)流冰午梦清。江上扁舟停画桨,云间一笑濯(zhuó)尘缨(yīng)。
注释:
角簟:角蒿编成的席子。
流冰:形容角簟生凉。
濯尘缨:《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主人杯酒留连意,倦客关河去住情。都付驿亭今日水,伴人东去到江城。
《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译文及注释详情»
角簟:角蒿编成的席子。角簟是一种用角蒿编织而成的席子,角蒿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具有清凉的特性。因此,角簟被形容为“流冰”,意味着使用角簟可以带来凉爽的感觉。
濯尘缨:出自《楚辞·渔父》的诗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这句诗意味着沧浪之水清澈透明,可以用来洗涤头上的尘埃和缨帽。濯尘缨在这里比喻洗去尘埃,使心灵清净。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清除烦恼、净化心灵的行为。
《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注释详情»
这段文字描绘了五月花开的美景,午后的梦境和清澈的流水,以及主人的豪情壮志和倦客的离愁别绪。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的豪情壮志和倦客的离愁别绪。
首先,作者以五月花明为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五月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以愉悦和喜悦的感觉,也暗示了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接着,作者提到了午后的梦境,这是一种片刻的休憩和放松。午梦的存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宁静和安详,也为后面的情感交流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背景。
然后,作者描述了濯缨清流,清澈的流水象征着纯洁和清新。这里的清流不仅仅是景色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它承载着主人的豪情壮志和倦客的离愁别绪,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作者以委婉有味之至来描述情感的表达。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使得情感更加真挚和动人,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委婉的表达,展现了主人的豪情壮志和倦客的离愁别绪。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景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也可以从中体会到生活中的情感和思考。
《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赏析详情»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他擅长写词,曾经创作过西湖谒金门词,其中有“波底夕阳红湿”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高宗听到后赞叹道:“我家的人也能写出这样的词!”在乾道和淳熙时期(公元1174年前后),他担任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的职务,最终成为左司郎官。赵彦端的词作风格婉约纤秾,他的词作被收录在《介庵词》四卷和《介庵集》十卷中,并且在《宋史艺文志》中被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