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得过还须过(得过且过,禽言)。
力作(音做)如何作(力作,禽言)。
说甚饼焦(婆饼焦,禽言),管他泥滑(泥滑滑,禽言),且图著火(摘笆著火,禽言)。
任陇山,秦吉了(鸟名)聪明,好瞢腾些个。
姑恶(姑恶,禽言)谁能那。
急急归(急急归,禽言)休错(音挫)。
提罢葫芦(提葫芦,禽言),世间那有,凤凰如我(凤凰不如我,禽言)。
叹连朝,行不得哥哥(行不得哥哥禽言),信天翁(鸟名)且坐。
胭脂染透倍精神,携酒争看烂漫春。
妒煞碧桃好颜色,落红满地悄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