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听风听雨连三春,见月恒同见日少。
海棠花下记持觞,曾睹娟娟一眉小。
閒园新霁月乍盈,此际何分夜与晓。
万籁无声惟蛙声,虽有此声不觉扰。
栏花径竹影婆娑,百尺髯翁独矫矫。
二更欲尽三更来,时见飞星惊宿鸟。
美哉明月如佳人,光彩四溢霄汉表。
步檐高咏老瞒诗,乌鹊南飞树三绕。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是一位汉族官员、诗人、画家和文物收藏家。他是“后雪苑六子”之一,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人一起被誉为“康熙年间十大才子”。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荦奉诣入京师为康熙皇帝贺寿,因其才华出众,被加官为太子少师,并获赐以诗。之后,他返回家乡商丘。然而,九月十六日,宋荦在商丘去世,享年八十岁。康熙得知此消息后,下旨赐祭并葬于其家乡商丘,以表彰他作为名宦乡贤的贡献。他的葬地位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通过整理补充,我们得知宋荦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他在康熙年间享有盛誉。他不仅在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出色的表现,还是一位热衷于收藏文物的收藏家。他的才华和贡献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和嘉奖。最终,他在家乡商丘去世,并被康熙皇帝赐予隆重的祭祀和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