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评解主要讲述了黄升的《仕女伤春图》一幅画作。文章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描绘了暮春时节即将来临的花事景象,下片则表达了女主人公因此而产生的感怀之情。文章指出,怀春和伤春是闺怨诗中常见的主题,而“春”字既可以指代春天,也可以喻指男女之间的爱情。黄升的作品描绘了花事将尽的暮春,女主人公在这个背景下感受到了人生的恨怨。
黄升的这幅画作只有五十六个字,但在表达伤春之情上却写得波澜跌宕,非常有层次感。女主人公在雨停风定的暮春时节,在庭院中漫步时,偶然看到梨花已经落了一半,她感到惊讶和失落,于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她先是因为花落而伤春,然后因为伤春而伤己,最后又因为伤今而怀往,真正体现了“芳心一点,幽恨千重”的情感。文章还指出,其中的“已瘦了、梨花一半”、“试与问、杏梁双燕”等词句,都巧妙地借用了前人的名句,使得词语更加独特清新。
总的来说,黄升的《仕女伤春图》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成功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在暮春时节感受到的伤春之情。通过对花事将尽的描绘,画作传达了女主人公对人生的恨怨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黄升的巧妙运用名句,使得词语更加生动有趣。整幅画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展现了作者对于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于生活的思考。
《鹊桥仙·春情》评解详情»
黄升,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出生和死亡年份不详。他是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不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对吟咏诗词情有独钟。他的诗词才华受到了游九功的赏识,与魏庆之相互赞赏并合作创作。
黄升著有《散花庵词》,并编纂了《绝妙词选》二十卷,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共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也是十卷。这部作品附有词的传记和评语,是宋代词选的重要版本。后来人们统称这部作品为《花庵词选》。
然而,关于黄升的具体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相关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