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八旬加二,荷君天垂祐,扶持老拙。目送新来檐外燕,手拣好花轻折。比似去年,十分强健,日看朱诗说。篇三百五,岁前尽有披阅。
天教两子供官,一男留养,左右相娱悦。五见孙枝三拜授,童冠参差袍笏。四侍鳌峰,拏舟在即,次五今圆月。曾孙淳老,想能随叔嬉劣。
徐经孙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学者和官员。他出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也就是公元1192年,去世于度宗咸淳九年,也就是公元1273年,享年83岁。
徐经孙于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中举,成为一名进士,并被任命为浏阳主簿。后来,他逐渐晋升为太子左庶子和太子詹事,负责敷陈经义,启迪太子。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春雷之后,朝廷发布诏书,要求直言不讳。徐经孙在奏章中表达了他多年来忠诚的心意,但由于言辞过激,被人们认为是切中时弊。他还曾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的职务。
然而,徐经孙在公田议上发表了一些不合适的言论,得罪了贾似道,因此被罢免职务,回到家乡洪、抚之间。他的家乡有一座方正的山,因此被称为矩山。在矩山度过了十多年的闲居生活后,徐经孙去世了。他被追谥为文惠。徐经孙还著有《矩山存稿》五卷,这部著作被收录在《四库总目》中,并流传至今。
生香活色,似丹青宛转,描来情丽。
滴粉搓酥成百咏,字字绿酣红腻。
十样云笺,三升墨露,会得惺忪意。
问花无语,可能知此情未。
堪叹驹隙流光,鸿归燕去,不管人憔悴。
雨雨风风新梦觉,别是销魂滋味。
一段缠绵,千般哀怨,尽向毫端寄。
感春怀抱,遣愁侬亦无计。
黤霪骑月,闷恹恹使我,乱愁无际。
佳节重阳愁里过,消领枯禅滋味。
栖雀惊寒,旅鸿送响,终夜不成寐。
祷晴应准,卜期再补秋禊。
补禊虽已歉迟,笑歌随意,也当西原会。
簪菊佩萸仍故事,重整者番游屐。
厨近壶飧,友联园绮,一醉情应慰。
凭高念远,文通恨赋休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