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雨炎□洗。似天知、溪山佳处,玳筵珠履。六十年前今朝庆,门左桑弧蓬矢。也似恁、郁葱佳气。绿鬓童颜春未老,问寿星、模样君真是。新甲子,从头起。
应门有子能承志。总人间、皱眉底事,不关君耳。看不日孙枝毓秀,衮衮教人满意。更又报、门阑多喜。饱受人生真富贵,便蟠桃、三熟堪弹指。知几个,千秋岁。
徐经孙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学者和官员。他出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也就是公元1192年,去世于度宗咸淳九年,也就是公元1273年,享年83岁。
徐经孙于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中举,成为一名进士,并被任命为浏阳主簿。后来,他逐渐晋升为太子左庶子和太子詹事,负责敷陈经义,启迪太子。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春雷之后,朝廷发布诏书,要求直言不讳。徐经孙在奏章中表达了他多年来忠诚的心意,但由于言辞过激,被人们认为是切中时弊。他还曾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的职务。
然而,徐经孙在公田议上发表了一些不合适的言论,得罪了贾似道,因此被罢免职务,回到家乡洪、抚之间。他的家乡有一座方正的山,因此被称为矩山。在矩山度过了十多年的闲居生活后,徐经孙去世了。他被追谥为文惠。徐经孙还著有《矩山存稿》五卷,这部著作被收录在《四库总目》中,并流传至今。
击碎珊瑚树。为留春、怕春欲去,驶如风雨。春不留兮君休问,付与流莺自语。但莫赋、绿波南浦。世上功名花梢露。政何如、一笑翻金缕。系白日,莫教暮。
苍头引马城西路。趁池亭、荻芽尚短,梅心未苦。小雨欲晴晴不定,漠漠云飞轻絮。算行乐、春来几度。鞭影不摇鞍小据。过横塘、试把前山数。双白鹭,忽飞去。
世事何堪问。
念椿庭、一官寄迹,终归无定。
廿载匏悬贫转累,赢得霜痕满鬓。
只手板、消磨相證。
毕竟有谁能点铁,叹空炊、无米慈劳甚。
长太息,恹恹病。
离家以后难消恨。
走天涯、儿女身世,从人行径。
回忆孩提真乐趣,二十馀年一瞬。
常漫把、思亲泪揾。
何日归宁偿我愿,效斑衣、舞彩承欢景。
心切切,梦难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