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坐拨鹅笙。
望凤阁銮坡,恰是蓬瀛。
人间天上,绛幄银屏。
回头蓦听歌声。
记当年鼓瑟,历城下、连榻宵停。
到而今,更一番憔悴,着意飘零。
九霄忽飞彩仗,正桂子三秋,露冷西泠。
摇曳宫袍,起居八座,满床牙笏堪擎。
喜班中玉笋,平添取、一半参苓。
返瑶京。
两行莲炬,分照西清。
徐釚(qiú)(1636~1708)是清代词人,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他出生于吴江(今属江苏苏州)。康熙十八年(1679),他受到召试博学鸿词,并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职位,后来进入史馆纂修明史。然而,由于与权贵发生冲突,他在康熙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经江右,三次到达南粤,一次到达中州。在他游历的各地,他与许多名流雅士相交并相互题咏。康熙皇帝南巡期间,两次赐予他御书,并诏令他回到原官职位上,但他拒绝了。徐釚去世时年七十三。
蜡雪初融。
正上苑阳回,淑气先通。
霜添衰鬓,兴托归鸿。
帝城岁月匆匆。
又时当初度,筵开处、酒绿灯红。
奏清歌,喜嘉平永夜,月满帘栊。
五十年华细数,忆少不如人,意外遭逢。
廿载趋朝,五苗入梦,犀钱绣褓重重。
笑生平卤莽,曾掉臂、蛟窟鼍宫。
漫敲评,无边春色,共醉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