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鹤去亭空争窈窕,香雪满湖流。山外青山楼外楼。碧水漾春鸥。处士祠边苔藓绿,酹酒上荒丘。梅圃芝岑事事幽。禅草不曾留。
徐釚(qiú)(1636~1708)是清代词人,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他出生于吴江(今属江苏苏州)。康熙十八年(1679),他受到召试博学鸿词,并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职位,后来进入史馆纂修明史。然而,由于与权贵发生冲突,他在康熙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经江右,三次到达南粤,一次到达中州。在他游历的各地,他与许多名流雅士相交并相互题咏。康熙皇帝南巡期间,两次赐予他御书,并诏令他回到原官职位上,但他拒绝了。徐釚去世时年七十三。
美誉深仁兼孝行,远近尽谈扬。为寄新词细审详。早早悟黄粱。一朵心花初绽处,袅袅吐清香。风散馀芳入道场。廓尔露祯祥。
处林泉别有酒,卯按篇章。二层楼饮玉浆。里火生光。兀陶陶频醉醒,夜最堪尝。味来回转转昌。出*蓬庄。
武陵春晓花冥冥,渔歌兰枻摇残星。溪涵山气绿如酒,幽禽啼破松烟青。天上时闻凤凰曲,金门飞梦人初醒。长啸银台月将落,空翠著衣香雾薄。忽见安期蓬海东,剑佩从风降玄鹤。阳乌衔火悬扶桑,袖卷红云朝帝旁。手揽龙车睹天光,下视蚁国空千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