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深。正重帘护暝(míng),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jiàng)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暝:黄昏。苔暖鳞生:是说梅枝向阳有苔痕如鱼鳞。泥融脉起:是说盆内新泥融化涌起脉纹。琼英:琼:一种美玉。英:花。这里指梅花。寒消绛蜡:红色的蜡烛燃起时,驱走了寒意。绛:深红色。暖吹:暖风。
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hú)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gēng)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晚:暮晚。芳思:赏花的意绪。一斛春冰:形容盆梅洁白如冰。调羹:古时以梅子作为烹饪的调料。
《一萼红·盆梅》译文及注释详情»
暝:黄昏。【注】指天色渐暗的时候。
苔暖鳞生:是说梅枝向阳有苔痕如鱼鳞。【注】梅枝上的苔痕在阳光下变得暖和,形成了像鱼鳞一样的纹路。
泥融脉起:是说盆内新泥融化涌起脉纹。【注】盆梅的泥土在温暖的阳光下融化,形成了纹路。
琼英:琼:一种美玉。英:花。这里指梅花。【注】梅花被比喻为美丽的花朵。
寒消绛蜡:红色的蜡烛燃起时,驱走了寒意。绛:深红色。【注】点燃红色的蜡烛可以驱散寒冷的感觉。
暖吹:暖风。【注】温暖的风吹拂。
晚:暮晚。【注】傍晚时分。
芳思:赏花的意绪。【注】对赏花时的思绪和情感的表达。
一斛春冰:形容盆梅洁白如冰。【注】形容盆梅的花朵洁白如春天的冰雪。
调羹:古时以梅子作为烹饪的调料。【注】古代使用梅子作为烹饪的调料。
《一萼红·盆梅》注释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咏梅词的解读。词中所咏的并非野生梅树,而是盆栽梅花,这在上片中被描述为长于洞房深室的盆梅。尽管盆梅生长在玉堂之深,但它仍然拥有一段天然风流,给人带来清幽高洁的美好享受。词中的“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十二字表达了作者对盆梅的深深喜爱。
下片中的盆梅则投射了作者自身的形象。词中的“长恨”一词隐喻了作者自身的遭遇,而“那得似”三字则表达了盆梅虽然被巧妙地装饰,但终究不如空山静夜、篱边溪畔的野生梅花来得自由。结尾的句子明确了词的主题,表达了作者不愿为官,只希望能够归隐的愿望。
然而,这篇赏析的缺点在于表达得过于简单明了,没有留下余地供读者自行思考。
《一萼红·盆梅》赏析详情»
朱晞颜(1132~1200年),字子渊、子囝,出生于休宁(今属安徽),是宋朝的一位文官。他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考中进士,并曾担任靖州永平县的知县,政绩卓越,当地为他建立了生祠。隆兴元年后,他被调任为当阳尉,历任永平、广济县的知县,阆州的通判,兴国军、吉州的知州,以及广南西路、京西路的转运判官。光宗绍熙四年,他被任命为静江府的知府。宁宗庆元二年,他被任命为太府少卿,负责管理淮东军马的钱粮。四年,他被调任为权工部侍郎,并兼任实录院的同修撰。五年,他还兼任临安府的知府。然而,六年时,朱晞颜去世,享年六十六岁。他的著作已经失传,现存的仅有《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七中的《桂巖吟藁》一卷。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新安文献志》卷八二和宋谈钥的《朱公行状》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