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
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
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
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
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
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后,夏言疏陈武宗朝的弊政,受到皇帝的赏识。他裁汰了亲军和京师卫队的冗员三千二百人,并将皇族庄田夺还给民众。夏言豪迈强直,善于辩论,受到宠爱,先后升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被擢升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夏言提议收复河套地区,却遭到弃市处死。他的诗文风格宏大整齐,同时以词曲才华擅名。他的代表作是《桂洲集》。
浮山如在眼,枞阳路、时望大江遥。
想当日长瑜,曾为四友,今闻子季,仍号三高。
从谁道,十年黄令阁,一别湛郎桥。
湖上风光,全随蓬转,江南春信,半在梅梢。
幸新来无恙,词中尚记得,醉卧干蕉。
不道安成前度,良夜迢迢。
自白鹭洲边,歌残纤月,红螺泽畔,酒散寒潮。
试问梁园宾客,谁忆枚皋。
风流今已尽,冰弦断、难觅凤麟洲。
枉宝袜偷看,频移带眼,金钱暗掷,浪卜刀头。
见伊处、书中心切切,帐底梦悠悠。
夕泣朝啼,泪多流被,南来北往,愁重沉舟。
萧条朱门里,不堪回首处,华屋西州。
怕见尘生遗挂,粉剩空楼。
倘指上玉环,他生再见,腰中绣裹,今世真休。
若是伊心未泯,鬼也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