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绿醑湔愁,青袍换岁,十年抛顿鞭笏。
椒杯醉醒,几费却,春风词笔。
门巷通深辙。
庭阶冷、薜萝自洁。
且伴取,桃根短楫,杏叶轻鞍,秦淮饱看风月。
田园计,输靖节。
况未见羲皇,那论怀葛。
江关暮齿,梦翠微、犹带残雪。
黄竹歌声歇。
笙竽静,舞衣尚热(骥子按:此处缺三字)。
云掩九阍,春望迢迢,凄凉旧时环玦。
流水凝酥,晴霞弄晓,微香吹上衫笏。
浓情似绮,细写入,何郎诗笔。
芳径邀游辙。
春容斗、缟衣丽洁。
有几许,银屏展梦,翠袖围春,笛边醉玩新月。
巡檐笑,刚令节。
看绿倚长松,紫萦纤葛。
茸脂薄韵,更艳夺、瑶台肌雪。
帘底新妆歇。
犹微带,宿酲酒热。
莫是昨宵,萼绿华来,偷遣玉奴璚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