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原文赏析

  • xiāng
    jiàn
    huān
    ·
    shēn
    lín
    chù
    juān
  • [
    qīng
    dài
    ]
    zhuāng
  • shēn
    lín
    chù
    juān
    mèng
    yān
  • zhí
    dào
    mèng
    nán
    xún
    chù
    beì
    chán
    mián
  • dié
    yīng
    zǒng
    rán
  • míng
    yuè
    kōng
    tíng
    shuǐ
    huá
    nián

原文: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
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
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相关标签:婉约美人春愁相见欢

赏析



庄棫的《相见欢》是一首描写美人“春愁”的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美人在春天醒来后的缠绵和凄凉之感。



词的上片写的是美人在梦醒时的情绪。词的开头写到了鹃鸟的啼声惊醒了美人,她从梦中醒来后,好像梦境就像一缕轻烟一样消散无痕。这里并没有直接表达遗憾之情,而是通过美人的内心感受来表达。她深深地感到遗憾,这种遗憾就像呼吸一样真实存在。这部分受到了唐代诗人金昌绪《春怨》中“黄莺惊梦”的启发,但更加巧妙。因为鹃鸟的啼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似乎是在传达着要行人归来的意思。而“直到”一句则表达了美人在醒来后的不甘和对梦境的留恋。梦已经散去,无法再找回,她仍然沉浸在如梦般的情绪中,更加痴迷地缠绵。这种特殊时刻的特殊感受,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呢?而词人却能够捕捉到并绘制出这种感受。可惜,梦中的美好与梦醒后的痴迷与留恋都无法改变无情的现实,反而增加了梦醒后的痛楚。



词的下片以上片为对照,描写了美人在醒来后面对春光明媚的景象时的悲戚之感。通过“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这三句短句,词人将美丽的春天与美人的凄凉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温暖的阳光下,彩蝶快乐地飞舞,黄莺自得地啭鸣,但这美丽的春天却无法给予美人一丝安慰,她一直处于凄凉的感受中,难以自拔。季节的美与她的生命状态形成了残酷的对照。结尾一句将视角从白天转到夜晚,以明媚的月光作为传递感情的桥梁。春夜的月色如银白色的水,泻在美人幽居的空庭之中。通过这水样的月光,美人想到了流水,也想到了自己如水般流逝不已的美好青春。这里表达了青春年华的虚耗,也是生命的虚耗。这个除了思念与做梦之外无事可做、无处激情的深闺思妇,她的生命状态是多么可悲啊!词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水”的意象,将月光与美好的青春年华进行了抒情的联想。



庄棫的《相见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美人在春天醒来后的缠绵和凄凉之感。词中的意象和联想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美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的遗憾、痴迷和凄凉。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情感描写,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 《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赏析详情»

庄棫

庄棫(1830——1878),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他出生于道光十年(1830年),出生地为丹徒。庄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作品被称为《蒿庵遗稿》。这本书包括了他的词甲、乙稿以及一些补遗。庄棫的才华和学识使他在当时的文坛上备受赞赏。

然而,庄棫的生命并不长久。光绪四年(1878年),他去世,享年只有四十九岁。他的早逝使人们对他的才华和潜力感到惋惜。尽管他的生命短暂,但他的作品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庄棫的词作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了对自然、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庄棫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才华和作品使他成为了清代文学的瑰宝。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人们传颂。他的离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的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猜您喜欢

相见欢·晓窗梦到昭华

五代 冯延巳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
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
玉钗斜。
翠阁银屏回首,
已天涯。

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清代 顾彩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一叶落,数声角,断羁魂,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

相见欢

宋代 朱敦儒

当年两上蓬瀛。燕殊庭。曾共群仙携手、斗吹笙。
云涛晚。霓旌散。海鸥轻。却钓松江烟月、醉还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