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来·金装宝剑藏龙口》原文赏析

  • chūn
    lái
    ·
    jīn
    zhuāng
    bǎo
    jiàn
    zàng
    lóng
    kǒu
  • [
    yuán
    dài
    ]
    zhāng
    hóng
    fàn
  • jīn
    zhuāng
    bǎo
    jiàn
    zàng
    lóng
    kǒu
    dài
    hóng
    róng
    guà
    tóu
  • 绿
    yáng
    yǐng
    zhòu
    huá
    liú
  • qiū
    míng
    mǎn
    fèng
    huáng
    lóu

原文: 金妆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挂虎头。
绿杨影里骤骅骝。
得意秋,名满凤凰楼。


相关标签:写人心情喜春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使用的宝剑上装饰着黄金,龙形纹饰的剑鞘包裹着锋利的刀刃。装饰着红绒的虎头金牌悬挂在玉带下。骏马在苍翠茂密的杨树树影下飞驰,如同快速流动的银光闪耀。天气秋高气爽,志气豪迈,期待为朝廷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注释:喜春来:曲牌名,又名《阳春曲》、《喜春风》、《喜春儿》。此调入“中吕宫”,亦入“正宫”。小令兼用。
金妆:黄金装饰。龙口:有龙形纹饰的剑鞘。
虎头:指虎头牌,皇帝颁发给从军武将便宜行事的金牌。
骅骝(huá liú):是周穆王八骏之一,骏马。
凤凰楼:宫中的楼阁。这里指代朝廷。 《喜春来·金装宝剑藏龙口》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可以描述为:在公元1274年,元朝左丞相伯颜领导行中书省总兵攻打南宋。次年十一月,元军分三路攻打临安(今浙江杭州),伯颜率领中军从建康(今江苏南京)出发。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三路元军在临安会师,二月,南宋幼主出降。据明叶子厅《草木子》卷四《谈薮篇》记载,伯颜丞相与张九(张弘范排行第九)元帅在席上各自创作了一首《喜春来》小令。伯颜的小令描述了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等华丽的景象,以及自己的得意和分破帝王忧的豪情。张弘范则唱和了伯颜的小令。根据《元史》伯颜、张弘范两传的记载,伯颜和弘范在席上作曲的事情应该发生在1276年元军会师临安之后。这段创作背景可以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一个历史背景和情感基础。 《喜春来·金装宝剑藏龙口》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小令通过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古代大将威武雄壮的形象和志得意满的心情。作者运用对句和形象描写,将将军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黄金装饰的宝剑藏在龙形纹饰的剑鞘里,玉带红绒挂在腰际上,虎头金牌缠绕在腰间,展现出将军的威风凛凛和俊逸洒脱之姿。旌旗影中,骏马如飞,流光幻彩,展现出将军的风采神韵。最后,将军凯旋还朝,举城欢腾,整篇小令通过色彩、光影、音声、动静、神情等描写,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场面氛围。作者在动词的选择上也很讲究,通过稳重响亮的下字和平滑清扬的句尾,呈现出一种战阵进行曲的声势。整篇小令以简洁利落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形象和得志的心情。 《喜春来·金装宝剑藏龙口》赏析详情»

张弘范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易州定兴人,是元朝初期重要的将领。他是名将张柔的第九子,曾参加过襄阳之战,并在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时跟随。他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将领文天祥与张世杰。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被任命为江东道宣慰使,并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

张弘范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元世祖追赠他为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并谥号为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又追赠他为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并改谥号为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又追赠他为“保大功臣”,并加封他为淮阳王,谥号为献武。

猜您喜欢

喜春来·多情去后香留枕

元代 王伯成

多情去后香留枕,
好梦回时冷透衾,
闷愁山重海来深。
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中吕】喜春来 秋夜

元代 李致远

断云含雨峰千朵,钓艇披烟玉一蓑,藕花香气小亭多。凉意可,开宴款娥。
月将花影移帘幕,风怒松声卷翠涛,呼童涤器煮茶苗。惊睡鹤,长啸仰天高。

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旅中

元代 顾德润

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
扁舟来往蒹葭岸,烟锁云林又晚。
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
破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惊客梦晓钟寒。
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