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 寿某翁》原文赏析

  • xiàn
    xiān
    yīn
    shòu
    寿
    mǒu
    wēng
  • [
    míng
    qīng
    chū
    ]
    féng
    yuán
    zhòng
  • jīn
    xiāng
    piāo
    yín
    yǐng
    xiè
    qiū
    píng
    fēn
    bàn
  • zhuó
    xiù
    qīng
    liú
    cǎi
    zhī
    xuán
    yáo
    chí
    xiān
    gāo
    yàn
  • kàn
    shāng
    yǒng
    xún
    biàn
    liáng
    chán
    zhào
    rén
    yuǎn
  • míng
    xīn
    juàn
  • shào
    nián
    shí
    tán
    zhēng
    zhì
    liǎo
    shí
    wén
    chóng
    zhuàn
  • hǎi
    yòu
    tiān
    chóu
    zhū
    yán
    绿
    bìn
    weì
    biàn
  • rǎn
    chén
    fēn
    dàn
    xiāo
    rán
    guān
    jīn
    shān
  • qiàn
    sāo
    beì
    tīng
    shuō
    péng
    lái
    shēn
    qiǎn

原文: 金粟香飘,银河影泻,秋色平分一半。
濯秀清流,采芝玄圃,瑶池仙侣高燕。
看觞咏,几巡遍,凉蟾照人远。
名心倦。
少年时、鸡坛争帜,觑破了、不识鱼文虫篆。
海屋又添筹,喜朱颜、绿鬓未变。
不染尘氛,但萧然、纶巾羽扇。
倩麻姑搔背,听说蓬莱深浅。


相关标签:献仙音

冯元仲

冯元仲,字次牧,是中国明代的一位文学家和学者,出生于慈溪。他以其著作《天益山堂遗集》而闻名。

冯元仲的具体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目前尚无确切记录。然而,根据相关资料,可以推测他大约生活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时期。

冯元仲是明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诗文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意境。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和思考人生哲理为主题,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天益山堂遗集》是冯元仲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收录了他的一些散文和诗歌作品。这部作品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创新。

尽管冯元仲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作品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观点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明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猜您喜欢

法曲献仙音 春恨(壬午)

清代 徐籀

池泛青蘋,山抛紫箬,薄暑浓阴池阁。
妒雨无情,顿将春色,无端放教闲却。
视燕剪莺啼处,残红尽零落。
悔前错。
不早知、命中穷逢。
蜗角事、回眼总成渺漠。
冷落此间人,教尘封、当日奁幕。
杜牧寻春,便连年、空恁耽阁。
怕松心竹性,也做絮花飘泊。

法曲献仙音 寿福城为则和尚(壬

明末清初 王庭

塔倚空青,溪沉寒碧,梵宇庄严朱户。
午饭鸣钟,夜单巡板,千指森然群聚。
化城信堪名福,人天赖为主。
道高尔,众情倾、耆年斯在。
夏蜡久、无销春风记取。
除却处胎时,甲周来、人度多矣。
寿量难穷,便千龄、何当轻拟。
折枝梅作供,瓣祝遥连香缕。

法曲献仙音

清代 王昶

白苧衫轻,青罗扇小,约略春归时节。
竹浦横桥,荻溪短棹,曾经去年离别。
记款语,云屏底,忽忽带愁说。
远山叠。
问谁遣、溯红题叶,空剩取、几点藓阶印屧。
细检旧香罗,写相思、付与吟箧。
冷院黄昏,忍更听、玉笛声咽。
伴残灯孤榻,只有一丸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