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仲,字次牧,是中国明代的一位文学家和学者,出生于慈溪。他以其著作《天益山堂遗集》而闻名。
冯元仲的具体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目前尚无确切记录。然而,根据相关资料,可以推测他大约生活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时期。
冯元仲是明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诗文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意境。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和思考人生哲理为主题,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
《天益山堂遗集》是冯元仲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收录了他的一些散文和诗歌作品。这部作品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和创新。
尽管冯元仲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作品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观点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明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浮碧山前衙退了。
古县里、槐根老。
把酒读书常到卯。
觞泛菖蒲,彩缠筒粽,五花来竞巧。
石榴花下宜男草。
兰汤沐处占城稻。
一片冰壶名誉早。
笑指灵符,老农愿作,酣歌太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