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雄古国士,竖旗影摩天,西陵渡口。
浪卷鸱夷,我奠江心杯酒。
邻邦书一纸,心似铁、金堆如斗。
天莫问,云暗龙愁,月明鼋吼。
甲申随大驾,只首记贤珰,无超其右。
共试丹诚,真是弟兄恭友。
赐衣亲著在,一似与、发肤同受。
含笑向、古大忠桥,孝陵前后。
交山歌正气,遇朗月长吟,其人恒在。
枯树东阳,便值霜风无改。
我来何处哭,按垒阵、天才英概。
嗟驷介,河上逍遥,封疆都坏。
中枢闲兵事,把支手经纶,调元元宰。
划定长江,认取天潢直派。
中流方击楫,叹战马、渡江飞快。
谁不死,扰扰鸿毛,惟君如岱。
三天多破碎,叹周孔心源,今将灰废。
漳海天才,窥见义皇真秘。
重门开理窟,喷纸上、六花飞堕。
朋党论,有胆椒山,轰轰丹陛。
生还皆主德,便万里提戍,君恩天地。
维彼陶唐,本是派分高帝。
端拨一片席,肯拱手、扬旌东指。
大事去,热血盈腔,文章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