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字晋卿,一字文潜,出生于1277年11月27日,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他是元代著名的史官、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
黄溍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史识丰厚。他的著作非常丰富,涵盖了诗、词、文、赋以及书法和绘画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无所不精,被誉为元代的“儒林四杰”之一,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齐名。
黄溍的学术造诣深受后人的推崇,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也都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望。黄溍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他的学术成就,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也备受赞赏。
黄溍于1357年10月18日去世,享年80岁。他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和艺术作品,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从西征劳士马,六七年间谁主者。
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
朝廷任用在得人,枉令赤子膏原野。
飞刍挽粟不得停,民穷彻骨复横征。
人言东海深无底,填尽物力何时平。
不如表请暂回军,休养士卒求内宁。
明王有道四夷服,安用越国寻兵争。
东方血光明组练,中路官军殊死战。
马兵先溃步兵乱,四五十里横尸遍。
将领几人虽幸免,尔纵生还有何面。
吾闻定远昔策勋,三十六人横塞云。
岂有十万貔貅士,不能一剪鲸鲵群。
成功必更需名将,失道宜先斩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