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仙驭宾天久,衣冠出此游。
祗园金地古,汾水白云秋。
谒拜陪诸彦,跻攀展寸眸。
始知山水窟,近在帝王州。
深岫藏青霭,平芜映绿畴。
层台临太液,环海象瀛洲。
粤自遗弓剑,无从望黈旒。
明庭虚次舍,綵缆旧维舟。
陛戟盈千列,灵舆副九斿。
祠官侦伺谨,中使往来稠。
备礼兼今昔,求神遍显幽。
琅函开贝叶,玉瓒荐黄流。
肸蚃人天合,辉光日月侔。
遥看陈羽卫,疑是问龙楼。
花雨缤纷落,香烟泱漭浮。
重关罗虎兕,簇仗拥螭虬。
去去箫声远,微微扇影收。
清都成梦境,尘劫等浮沤。
归径缘湖尾,残阳挂树头。
举杯相慰藉,分席暂淹留。
物色迓行辔,风寒袭敝裘。
回瞻天路永,坐感岁时周。
恋阙惭衰朽,非材堕谬悠。
词休富鸿藻,珍赠若为酬。
黄溍,字晋卿,一字文潜,出生于1277年11月27日,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他是元代著名的史官、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
黄溍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史识丰厚。他的著作非常丰富,涵盖了诗、词、文、赋以及书法和绘画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无所不精,被誉为元代的“儒林四杰”之一,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齐名。
黄溍的学术造诣深受后人的推崇,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也都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望。黄溍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他的学术成就,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也备受赞赏。
黄溍于1357年10月18日去世,享年80岁。他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和艺术作品,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方有一士,客养千金躯。
束带听鸣鸡,出则陪文舆。
代耕本非望,暂与田园疏。
田园日梦想,投冠旋旧墟。
兴言在兹春,新畴复应畬。
田父有好怀,过门更相呼。
披草共来往,履历周故居。
悠悠待秋稼,时还读我书。
虽未量岁功,栖迟固多娱。
此事真复乐,此语真不虚。
饯送倾皇朝,归子念前涂。
前涂当几许,直至东海隅。
古时功名士,事事在中都。
遥遥沮溺心,君情定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