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上低篷,听雪青衫,断泪飘向芦窠。
抱瑟空弹,古怨诉与湘娥。
怎禁他、夜来风雨,才信有客里关河。
拥云螺、五湖归雁,又带愁过。
消磨。
旧欢影事,凉筝水阁。
倚扇传歌。
门掩黄昏,梨花庭院峭寒多。
酒边词剩吟秋士,灯底梦、曾伴春婆。
恨如何。
相思淼淼,一箭横波。
易顺鼎(1858~1920)是清末官员、诗人,也是寒庐七子之一。他的字有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他出生在龙阳(今湖南汉寿),是易佩绅的儿子。光绪元年他成为举人,后来被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上书请罢和义。他曾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他被任命为督江楚转运,在此之后他被派往广西、云南和广东等地担任道台职务。辛亥革命后,他前往北京,并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往。袁世凯称帝后,易顺鼎被任命为印铸局长。然而,帝制失败后,他沉迷于歌楼和妓馆。易顺鼎擅长诗歌创作,注重对仗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为“樊易”。他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作品。
独立软红尘表,远吞翠雾,平挹纹澜。
草长西垣,生怕隔断双鬟。
树梢明、夕阳未冷,菱叶静、新雨初乾。
倚阑干。
一声鹅管,人影高寒。
休寻王孙桂隐,白云鸡犬,曾识刘安。
羽扇纶巾,不知门外有人闲。
袖素手、懒招黄鹄,写碧笺、空寄青鸾。
且盘桓。
听风听雨,山川山南。
淡荡素商行暮,远空雨歇,平野烟收。满目江山,堪助楚客冥搜。素光动、云涛涨晚,紫翠冷、霜巘横秋。景清幽。渚兰香射,汀树红愁。
良俦。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浅酌低吟,坐中俱是饮家流。对残晖、登临休叹,赏令节、酩酊方酬。且相留。眼前尤物,盏里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