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梁城郭春风里,周览凄然匹马。
索虏冲残,真王久寂,难觅英雄偏霸。
故宫兰若。
剩此座龙拿,冷居尊者。
曾擅风流,樊楼嬴得酒帘挂。
中州黍离旧也。
奈燕云北望,老泪盈把。
銮辂苍皇,黼居杭隉,节次哀伤孤寡。
毒痡新野。
恨剸莽千刀,神灵莫假。
话到沧桑,正离骚读罢。
魏元戴(1867-1929)是中国南昌县人,生于清朝光绪二十九年。他在光绪二十九年考取进士,并获得考功郎的称号。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信息,以下是对魏元戴生平的补充:
魏元戴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官场上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为国家和地方政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光绪二十九年考中进士后,魏元戴被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来晋升为翰林院编修。他在翰林院期间,积极参与国家政务,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
魏元戴还曾在清朝末年的政治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积极参与了戊戌变法运动,支持改革派的主张,希望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和清朝政府的动荡,戊戌变法最终失败,魏元戴也被迫离开政坛。
在离开政坛后,魏元戴转向从事教育事业。他在南昌等地创办了多所学校,致力于培养人才和推动教育改革。他的教育理念注重实用主义和现代化,对当时中国的教育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魏元戴在1929年去世,享年62岁。他的离世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但他的贡献和影响仍然被后人所铭记。
拈针才又瞢腾睡,栽花尚嫌春早。
柳线频牵,蕉心细卷,写出伶俜年少。
新妆恰好。
认朱晕玲珑,冁然含笑。
冀北辽西,此行安肯怯长道。
池塘谁咏碧草。
鼠姑风正丽,苔绿如埽。
线帖停翻,琴囊软倚,不许天台寻到。
尘缘未了。
只付与诗人,便除烦恼。
要觅良工,放翁添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