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小剔银灯,轻揎翠袖,居然顷刻开花。
冰心暖透,一枝放出仙芽。
疏又密,整还斜。
是优昙、结就天葩。
不成梅萼,不成莲瓣,随意些些。
回思俊味堪夸。
舌本馀甘领略,雅称新茶。
纤纤剩核,还供儿戏喧哗。
珠错落,玉了叉。
看灯前、细掣金蛇。
浮生泡影,世情阳焰,坐惜年华。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他是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俞樾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同时也是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等人的师承者。
俞樾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来,他受到咸丰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河南学政。然而,他因为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最终被罢官。之后,俞樾选择移居苏州,并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长达40余年。
俞樾的治学范围主要涵盖经学,同时也涉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甚至包括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多个领域。他的学识渊博,造诣深厚,被海内外以及日本、朝鲜等国的学者尊称为朴学大师。
最终,俞樾于1907年去世,享年86岁。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在当时和后世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赏。
花锁风低,柳梳月晓,银钩稳控晶帘。
眉峰未画,侍儿初整香奁。
妆掠罢,性多嫌。
对菱花、几度偷瞻。
罗衣欲换,熏笼频启,兰麝仍添。
杏梁双燕呢喃,生妒双飞双舞,把泥频衔。
擎妆独坐,小窗针线慵拈。
愁漠漠,闷恹恹。
取金刀、细劈黄柑。
心酸似妾,不胜齿软,更点吴盐。
榕壑翻珠,松涛戛翠,远波回映成图。
秋蛇一径,菭痕秀入琼铺。
花错落,竹扶疏。
曳清音、林表禽呼。
居然人境,红尘不到,著此精庐。
十年梦冷江湖。
惟办当山煮茗,席地行酤。
掣鲸手段,除非问取屠沽。
风乍峭,日将晡。
渐霏霏、云湿衣裾。
浩歌归去,长虹惊起,为我前驱。
绝巘穿云,高楼坐雨,村居物外萧然。
岚光生翠,开帘时落樽前。
喜身似,在山泉。
共幽兰、空谷三年。
旧游庭院,旧时月色,曾照无眠。
危栏又倚词仙。
料得春菘秋韭,都助吟边。
撑肠芒角,兴来题满芸笺。
流水处,夕阳天。
看晚凉、静袅茶烟。
关河倦羽,几时收拾,同放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