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麟(1862年~1918年),别名正豫,字瑞徵,柳街乡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5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读书,渐渐地他能够写诗作对。然而,6岁时他失去了父亲,家境逐渐贫困,他的母亲张氏不得已卖掉了田地来偿还债务,只剩下一块佃田供他们耕种。
王昌麟为人正直坦诚,不图虚名,待人以礼,一生漂泊,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1918年12月,民国7年,他因病去世,享年57岁。他留下了《周官通释》、《文学通论》(又名国文讲义)、《晴翠山房文集》、《惜斋文录》等共19卷的著作。
孤舟天地间,荡碎江漠碧。
水程报入峡,舟子相蹙额。
水东舟西行,所恃皆人力。
上游千山雨,万流趋一脉。
大石相夹束,逼水高百尺。
绝壁争外顷,仰视天皆石。
转王肠九迥,崩崖齿万齧。
惊湍若箭来,到此忽一逆。
不见船行迟,但看水流疾。
细径凿青天,一发蟠百结。
群夫牵弱缆,斗汗过寸隙。
苔入太阴寒,雪是上古积。
鸟飞时一坠,蚁缘仍百折。
上无云日光,下狎蛟龙宅。
八口岂微细,生命轻瞬息。
动念当急流,欲退或不得。
万全出侥倖,惶恐亦何益。
君子重临渊,保身非懦怯。
快意疾回舟,星月淡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