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太平盛世不能等到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好看风使舵,顺水推舟吧!谁有权势谁就是贤德之人,满肚子学问比不上一袋子钱更实用。卑躬屈膝就可以成为富贵人家,刚直的人只能依门而立。
豪门势家处处遂心满意,咳出的唾沫都能被当作珍珠。贫苦的人空怀美好的理想和才华,如同芬芳的花卉变成喂牛的干草。有才德的人即使一个人很清醒,也只能被那些愚蠢的人所困。暂且守你的本分吧!不要再白白地奔走,痛苦、悲哀,这就是命运。
注释:
河清:语出《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古人传说黄河一千年清一次,黄河一清,清明的政治局面就将出现。这两句是说人的寿命有限,无法等待乱世澄清之时。
激:指猛吹。靡:古同“糜”,糜烂。
文籍:文章典籍,泛指书籍,代指才学。
囊:口袋。
伊优:指逢迎谄媚之貌。北堂:指富贵者所居。
肮脏:高亢刚直貌。倚门边:指被疏离。
势家:有权势的人家。
咳唾自成珠:喻指有权势的人随便说一句什么话,都被视同珍宝。
被褐:指不慕荣利,安于贫贱的高人隐士。金玉:喻指美好的才德。
兰蕙:兰和蕙,皆香草,多连用以喻贤者。刍:喂牲畜的草。
独悟:独自明悟。
尔:你,你的。分(fèn):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
驰驱:奔走,效力。
《疾邪诗二首》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刺世疾邪赋》中的两首诗的来源和创作背景。主要讲述了赵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在社会中所遭受的排挤和困境。赵壹是一个耿直清高、狂傲不羁的人,但由于他的个性和行为方式与当地的豪门人物不合,因此遭到了排挤和压迫。他多次陷入困境,但幸运的是,他的朋友及时出手相助,使他得以幸免于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赵壹创作了《刺世疾邪赋》,其中包括了两首《疾邪诗》。这些诗作表达了赵壹对社会不公和邪恶行为的批判和愤慨。 《疾邪诗二首》创作背景详情»
第一首诗的揭露和讽刺相呼应。接着,诗人以“鲁生”和“秦客”两个人物的形象,进一步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鲁生是一个贫穷的学者,他虽然有才华和学问,但因为没有财富和背景,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而秦客则是一个富有的官员,他虽然没有什么才华和学问,却因为有权势和财富,过着奢华的生活。通过对比这两个人物的命运和境遇,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整篇赋的语言锋利尖刻,用诗歌的形式将对社会的批判和愤慨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鲜明的比喻和对比,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暴露在读者面前,引起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同时,诗人的愤世疾邪和不屈的战斗精神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这两首诗歌的出现,不仅是整篇赋的一部分,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总结和归纳。它们具有哲理性的凝练和概括力,读起来发人深省,令人沉思。通过这两首诗歌,诗人进一步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揭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不公和黑暗的愤慨和不满。
总之,这篇赋通过揭露和讽刺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表达了作者愤世疾邪的正直品格和不屈的战斗精神。诗歌运用了鲜明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语言锋利尖刻,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最后出现的两首诗歌具有总结归纳的意义,哲理性较强,读起来发人深省,令人沉思。整篇赋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黑暗的愤慨和不满。
《疾邪诗二首》赏析详情»
赵壹(公元122——196年)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辞赋家。他的本名是懿,因为后汉书作于晋朝,为了避免与司马懿的名字相同,他改名为“壹”。据推测,他大约出生于汉顺帝永建年间,去世于汉灵帝中平年间。
赵壹是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他的体貌魁伟,长相英俊,有一副美丽的胡须和眉毛。他自视甚高,自负才华,对他人傲慢自大。在桓帝和灵帝统治时期,他多次得罪了朝廷,几乎陷入了生死之境。幸好有朋友出手相助,他才得以幸免。为了感谢朋友的帮助,他创作了《穷鸟赋》来回报友情。此外,他还写了《刺世疾邪赋》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不满的情绪。
赵壹一生创作了赋、颂、箴、诔、书、论以及杂文等16篇作品,但现存的只有5篇。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