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无闷吾无欲,浮沈谁使然。命通公道日⑴,自是艳阳年⑵。鸾凤能寥廓,鲂鳟幸弃捐。由来食肉士,久亦忘腥膻。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出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他因为对司马光的仰慕,自号景迂生。在科举考试中,他于元丰五年(1082年)中进士及第。苏东坡称赞他的学问自得,他对《五经》的发挥理致超然,被认为“文章典丽,可备著述”,因此被举荐。范祖禹也推荐他给朝廷,称他“博极群书”。同时,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关于晁说之的死亡情况,资料中没有提及具体的时间和原因。
天与多才,不合更与,殢柳怜花情分。甚总为才情,恼人方寸。早是春残花褪。也不料、一春都成病。自失笑,因甚腰围半减,珠泪频揾。难省。也怨天、也自恨。怎免千般思忖。倩人说与,又却不忍。拼了一生愁闷。又只恐、愁多无人问。到这里,天也怜人,看他稳也不稳。
花外东风,吹过断桥,香到春山袖底。甚晚径馀寒,画阑犹倚。应是怜春欲去,看万点、飞红斜阳里。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绿烟垂地。憔悴。更无计。聚镜角愁痕,远山眉意。教燕子休归,小窗须闭。只有杨花未醒,化一缕、春痕随流水。怕片霎、残梦溪西,又听倦莺啼起。
云幂银屏,风满画檐,阳雁宵飞向尽。却梦枕犹欹,酒怀初醒。早是镂冰试手,送大地无尘山河冷。苑荒竹瘦,声声碎玉,鹤眠同惊。凄紧。在人境。比卧老山空,一般孤迥。已误了华年,那堪重省。吹上萧萧短发,怕镜里难销相思影。傥故里、留语春风,待我落梅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