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皇宫中的千门万户大大敞开,原来是迎接唐明皇打球归来。
韩休已经离世,九龄也已老迈,早朝再也没有敢直言进谏的贤臣来劝说皇上了。
注释:
明王:即唐玄宗李隆基,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亦称唐明皇。
球:又称“鞠”,是古时的一种玩具。用皮革做成,中间用毛填实,蹴踢以为戏,如今之足球。
阊(chāng)阖(hé):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三郎:唐明皇李隆基在球场上的绰号,一说为小名(因其为唐睿宗第三子)。
九龄:张九龄,唐玄宗时贤相,也是唐朝唯一一位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因遭李林甫诬陷而罢相。有人将张九龄遭馋罢相作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迹象之一。
韩休:也是唐玄宗时贤相。他与张九龄对唐玄宗的耽于游乐敢于直谏,张九龄罢退后,他不久也病逝。
无复:再不会有。
明朝(zhāo):第二天。
谏(jiàn)疏(shū):向皇帝进谏的奏章。
谏:直言规劝,一般用于下对上。
疏:上给皇帝的奏议。
《打球图》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末年,由晁说所作。晁说观看了宋代画家李公麟所画的《唐明皇打球图》后,受到启发而创作了这首题画诗。这幅画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打球的场景,展现了他的豪华生活和奢靡享乐的一面。唐玄宗是盛唐时代的天子,他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因为沉迷于美色、骄奢淫逸而被视为昏君。对于他的成败得失,唐宋文人墨客曾有过许多讨论和争议,各自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首诗正是其中一首比较出色的作品之一,通过描绘唐玄宗打球的场景,晁说表达了对于唐玄宗的批评和思考。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唐玄宗的评价和对于政治道德的关注。 《打球图》创作背景详情»
此诗通过描写唐玄宗的行为和对忠谏之臣的赞美和惋惜,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诗中第一句“阊阖千门万户开”描绘了唐玄宗的威严和气势,虽然夸张了皇宫的富丽堂皇,但也展现了唐玄宗的统治力。而“三郎沉醉打球回”则突出了唐玄宗打完球后得意的神情,同时也暗示了他淫乐无度的内在气质。诗的后两句揭示了唐玄宗淫乐无度的原因,即忠谏之臣张九龄已经老去,韩休也已去世,没有人再能给他提出忠言。整首诗文笔流畅,言浅意深,虽然篇幅短小,但意义非凡。 《打球图》赏析详情»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出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他因为对司马光的仰慕,自号景迂生。在科举考试中,他于元丰五年(1082年)中进士及第。苏东坡称赞他的学问自得,他对《五经》的发挥理致超然,被认为“文章典丽,可备著述”,因此被举荐。范祖禹也推荐他给朝廷,称他“博极群书”。同时,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关于晁说之的死亡情况,资料中没有提及具体的时间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