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出生于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后来定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风格,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在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他被赐予进士出身的身份。起初他担任泰州司理参军,但因为才华不被重视而被诬陷贬到池州。后来他担任颍州和蔡州的文学参军,一直居住在蔡州。他性格刚毅,喜欢议论时事问题,批评权贵。他对五代以来和西昆体的华丽文风不满意,继柳开之后,努力恢复韩愈和柳宗元的散文传统,甚至亲自在开封相国寺出售韩柳的书籍。他对尹洙、苏舜钦和欧阳修都有较大的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穆修去世。他著有《穆参军集》一书。
羡绯罗、烛吐银墙。
灯影背、响鸣珰。
夹路如花还似雾,戟门前、步步荀香。
剧怜春夜,花融锦瑟,月亚金堂。
况画眉夫婿,清河小弟,杜曲诸郎。
纱笼徐引,绣幕斜张。
蓝桥捣就元霜。
琼岛仙花偏并蒂,珠帘畔、一朵笙囊。
朝来更喜,五铢裙细,百子钗长。
问傍人、宜称何如,生憎唤作宫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