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怨 / 闺怨》原文赏析

  • gōng
    yuàn
    /
    guī
    yuàn
  • [
    táng
    dài
    ]
    zhā
  • liǔ
    cān
    chà
    yǎn
    huà
    lóu
    xiǎo
    yīng
    sòng
    mǎn
    gōng
    chóu
  • nián
    nián
    huā
    luò
    rén
    jiàn
    kōng
    zhú
    chūn
    quán
    chū
    gōu

原文: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相关标签:宫怨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暮春时节,杨柳苍翠掩映着华丽的画楼,早晨的黄莺婉转啼叫更增添了忧愁。宫中的花朵年年自开自落,却无人欣赏,白白地飘入御沟,随着流水逝去。

注释:宫怨:宫女们的哀怨之情。
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柳树的颜色浓淡不一、明暗不齐。
掩:遮蔽。
画楼:指装饰华丽的楼宇,这里特指宫苑中雕梁画栋的楼阁建筑。
晓莺(yīng):早晨的黄莺。
空:徒然地、白白地。
逐:随着。
御沟:流经宫苑的沟水,即皇城外的护城河。 《宫怨 / 闺怨》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宫怨》,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宫女的形象,但通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描写宫苑景物和环境气氛,烘托出宫女的愁怨之情。

首先,“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诗人抓住深宫寂寥、令人厌倦的特点,通过描绘柳掩画楼、莺啼晓日,表现出宫女们的愁绪。诗中的“柳色参差”用语精炼,不仅描绘了宫柳的柔条长短参差,还表现出它在晨曦中的颜色明暗、深浅不一。“掩画楼”则写出宫柳枝叶繁茂、树荫浓密。宫苑中绿荫画楼,莺声宛啭,本应是一派明媚春光。然而,对于失去自由、失去爱情的宫女们来说,这里却充满了凄凉悲愁的气氛。清晨,柳荫中传来一声声莺啼,引起了宫女们心中无尽的愁绪,整个宫苑充满了凄凉悲愁的氛围。这种暮春柳色掩映画楼的景象,透露出春愁锁闭、美人迟暮之感。

其次,“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这句诗写落花,以宫花零落、随水流逝的景象,表达了宫女们的命运与这些落花的相似之处。宫花虽然美丽,但年年自开自落,无人欣赏,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着流水逝去。在宫女们看来,自己的命运与这些落花何其相似!“无人见”一词,揭示了宫女们被幽禁的苦痛:“逐春泉”则喻指韶光的流逝。诗中的“空”字,表达了宫女们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正如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所说:“因想已容色凋谢而人莫知,正如花之湮灭沟中耳!”

通过描写宫苑景物和环境气氛,这首诗《宫怨》烘托出了宫女们的愁怨之情。诗中的柳色参差、莺啼晓日,以及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的描写,都表达了宫女们被幽禁、失去自由和爱情的悲苦境遇。整首诗通过象征手法,将宫女们的愁怨之情巧妙地融入了宫苑景物和环境气氛之中,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宫怨 / 闺怨》赏析详情»

司马扎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信息:

司马扎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诗人,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然而,我们知道他在唐宣宗大中年间(847年至858年)前后在世。

司马扎曾经参加过进士考试并且成功登上了进士榜。他以其出色的诗才而闻名,被誉为一位有诗名的文学家。此外,他与唐朝的储嗣宗(即后来的唐文宗)是友善的关系。

司马扎著有两部重要的著作。一部是《司马先辈集》,这是他的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优秀诗作。另一部是《全唐诗》,这是一部整理和收集唐代各位诗人作品的文集,司马扎也有作品被收录其中。

总结起来,司马扎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生卒年份不详,但他在唐宣宗大中年间活跃。他登上过进士榜,以其出色的诗才而闻名,并与储嗣宗友善。他的两部重要著作是《司马先辈集》和《全唐诗》。

猜您喜欢

登河中鹳雀楼

唐代 司马扎

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
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
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
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秋日怀储嗣宗

唐代 司马扎

故人北游久不回,塞雁南渡声何哀。
相思闻雁更惆怅,却向单于台下来。

山中晚兴寄裴侍御

唐代 司马扎

雷息疏雨散,空山夏云晴。
南轩对林晚,篱落新蛩鸣。
白酒一樽满,坐歌天地清。
十年身未闲,心在人间名。
永怀君亲恩,久贱难退情。
安得蓬丘侣,提携采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