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是明末清初的学者和诗人。他被学者尊称为虞山先生,也是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钱谦益出生于1582年,常熟人。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他以一甲三名的成绩考中进士,成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他曾担任礼部侍郎的职位,但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然而,在明末时期,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当马士英和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时,钱谦益依附他们,并担任礼部尚书的职位。后来,他投降清朝,仍然担任礼部侍郎的职务。钱谦益于1664年去世。
出门谁是看花路,纵马直前知不误。
斜行七里破曙光,马不识途能嗅香。
平明一寺拦街出,万绿冲门马惊逸。
客行下马方拂尘,花下巳有先来人。
羡君何止寻花早,花气入帘餐欲饱。
十分花事惜巳过,砌下渐比枝头多。
明朝更惜花无几,窗外怪风成阵起。
看花人老花莫悲,花下几见常追随。
不然花枝南头两间屋,曾有诗魂抱花宿。
眠时如鸥立如鹤,看得开时复看落。
如今寂寞锁几春,花屋祇当诗人坟。
门阑雨圯纸窗破,时聆唫声夜深堕。
君行叹息欲出门,我更代花招客魂。
君不见客魂定在花深处,怪底曙鸦啼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