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岷峨山中千岁松,枝虬干直摩青空。
雪霜剥落中不槁,膏液下与灵泉通。
龟跧凫伏自磊砢,金坚玉洁仍丰融。
篝明夜取喜得隽,煮鼎朝听如吟风。
杵成坐上看飞雪,更和酪乳收全功。
当知至味本无味,子若服之寿莫穷。
巽岩脊梁硬如铁,冠峨切云佩明月。
百好都随春梦空,大药独传鸿宝诀。
中霄咀嚼不摇头,玉池生肥咽不彻。
怜我百虑形蚤衰,裹赠扶持意何切。
丹砂著根谩尔传,脂泽酿黍计已拙。
由来妙道初不烦,此法莫从儿辈说。
径思举袂揖浮丘,下视尘世真一吷。
朱颜留得亦何为,追逐同坚岁寒节。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他出生于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是右相张浚之子。
张栻是南宋初期的学者和教育家。他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经学和儒学。他的学问深厚,被尊称为南轩先生。他的学术成就和思想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41年,南宋理宗淳祐初年,张栻被从祀孔庙,成为孔庙的祭祀对象。后来,他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一起被尊为石鼓书院七贤,共同被祀于石鼓七贤祠。这七位学者被后世广泛称颂,被视为儒学的楷模和榜样。
张栻于1180年3月22日去世,享年47岁。他的逝世给南宋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后人追封为宣,以示对他学术成就的崇敬。他的学说和思想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对中国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