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
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池篁覆丹谷,坟树绕清波。
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是唐朝的一位诗人,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出生于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他于高宗上元二年考中进士,并擅长弹琵琶。
刘希夷的诗作以歌行为主,尤其擅长写闺情,其辞意柔婉华丽,常常带有感伤的情调。《旧唐书》中的本传称他“善于创作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当时所重视的作品。他的志行不修,最终被奸人所杀害。”《大唐新语》卷8中记载:“后来孙翌编纂了《正声集》,将希夷的诗作视为其中最优秀的作品。”
《全唐诗》中收录了刘希夷的诗作1卷,而《全唐诗外编》和《全唐诗续拾》则补充了他的7首诗作。除此之外,关于刘希夷的生平和作品的资料相对较少。
五岭分鸢徼,三天峙鹫峰。
法堂因嶂起,香阁与岩重。
寒水千寻壑,禅林万丈松。
日将轻影殿,风闲响传钟。
佛帐珠幡绕,经函宝印封。
野鸣初化鹤,岸上欲降龙。
北牖泉埃散,南阶石癣浓。
净花山木槿,真蒂水芙蓉。
古塔留奇制,残碑纪胜踪。
一音三界路,十善百灵恭。
流窜同飘萚,登临暂杖筇。
摄衣趋福地,跪膝对真容。
忽似毗耶偈,还如舍卫逢。
宿心常恳恳,尔日更颙颙。
苦业暥前际,危光迫下舂。
已知空假色,犹念吉除凶。
覆护如无爽,归飞庶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