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原文赏析

  • fèng
    zhèng
    lín
    cháo
    yìng
    zhào
  • [
    táng
    dài
    ]
    weì
    zhǐ
  • bǎi
    líng
    shì
    xuān
    hòu
    wàn
    guó
    huì
    shān
    jīn
    ruì
    zhé
    mài
    guāng
    qián
  • shēng
    jiào
    hǎi
    cháo
    zōng
    yǐn
    bǎi
    chuān
    qiāng
    yáng
    míng
    zhuó
    shuò
    yào
    耀
    jīn
    chán
  • shū
    jǐng
    huī
    diāo
    niǎn
    gāo
    jīng
    yáng
    cuì
    yān
    tíng
    shí
    chāo
    wáng
    huì
    guǎng
    广
    shèng
    jūn
    tiān
  • xīn
    dōng
    yǒng
    nán
    fēng
    piān
    yuàn
    fèng
    guāng
    huá
    qìng
    cóng
    亿
    wàn
    nián

原文: 百灵侍轩后,万国会涂山。岂如今睿哲,迈古独光前。
声教溢四海,朝宗引百川。锵洋鸣玉珮,灼烁耀金蝉。
淑景辉雕辇,高旌扬翠烟。庭实超王会,广乐盛钧天。
既欣东日户,复咏南风篇。愿奉光华庆,从斯亿万年。



唐代诗人魏徵的照片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出生于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他是唐朝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为他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了“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魏徵在唐太宗时期担任重要职务,先后担任过秘书监、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等职位。他以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政治智慧著称,对于国家政务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思考。他主张以德治国,注重法制建设,提倡节俭廉洁,推行改革,使得唐朝在他的辅佐下达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因病去世。他的官职是光禄大夫,封号是郑国公,谥号是“文贞”。他的葬礼非常简朴,没有过多的奢华仪式。同年,他的遗体被安葬在陕西省礼泉县的陵墓中。他的墓地至今仍然存在。

魏徵的著作包括《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他的言论和思想主要体现在《贞观政要》中。其中最著名且流传至今的是他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这篇谏文表详细阐述了他对唐太宗的忠告和建议,对于后世政治家和学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猜您喜欢

郊庙歌辞

唐代 魏徵

于穆烈祖,弘此丕基。
永言配命,子孙保之。
百神既洽,万国在兹。
是用孝享,神其格思。

五郊乐章① 黑帝羽音 舒和

隋末唐初 魏徵

执籥持羽初终曲,朱干玉戚始分行。
七德九功咸已畅,明灵降福具穰穰。

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① 赤帝徵音

隋末唐初 魏徵

千里温风飘绛羽,十枝炎景剩朱干。
陈觞荐俎歌二献,拊石摐金会七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