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原文赏析

  • sài
  • [
    sòng
    dài
    ]
    cáo
    xūn
  • chí
    jié
    shuò
    tíng
    yàn
    shān
    xiàng
    beǐ
    luò
    sān
    fēn
    weí
    shuài
    nán
    rén
    èr
    wén
    nán
    shǐ
    使
    guò
    pián
    jiān
    yǐn
    jǐng
    gěng
    dàn
    shǔ
    xíng
    xià
    huò
    kǎi
    tàn
    meǐ
    weí
    huī
    dàn
    jiàn
    yīn
    zuò
    sài
    shì
    yòng
    shì
    yǒu
    zhì
    jié
    mǐn
    guó
    nán
    zhě
    yún
    qiè
    zài
    jìng
    kāng
    chū
    chén
    méng
    jīng
    shī
  • chéng
    xiàn
    zhuàng
    jūn
    lüè
    suí
    ér
  • wén
    nán
    shǐ
    使
    guò
    xiū
    dǐng
    yáng
  • xiàng
    zuì
    gāo
    chù
    jiàn
    hàn
    guān
  • shǔ
    wàng
    huí
    jiàn
    zhì
    lín
    fēng
    beī

原文: 仆持节朔庭,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为率,南人居其二。闻南使过,骈肩引颈,气哽不得语,但泣数行下,或以慨叹,仆每为挥涕惮见也。因作《入塞》纪其事,用示有志节,悯国难者云。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
城陷撞军入,掠去随胡儿。
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
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
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相关标签:入塞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的一生是多么地不幸:在靖康年间,金国的军队包围了京城。城池被攻破后,金兵涌入,将我掳到了这个北方国家。今天突然听说宋朝的使节要从这里经过,看看他们身着异族服饰,我感到羞愧难当。我站在最高的山坡上,竭力想看清宋使的队伍和面容。宋使经过了,我又悄悄地计算着他们回程的时间,希望再次见到他们,满怀伤感地在西风中流泪。

注释:朔庭:指北方的异族政权。骈肩:肩挨着肩。引颈:伸长颈项。挥涕:挥洒涕泪。惮:怕,畏惧。悯:哀怜。靖康:宋钦宗的年号(1126-1127年)。胡尘:指金国的军队。羖(gǔ)羊皮:这里指羊皮帽。羖是黑色的公羊。根据洪皓的《松漠纪闻》,金国的妇女用羊皮帽作为装饰。汉官仪:这里指南宋官员的仪仗。《后汉书·光武本纪》记载,刘秀成为更始帝的司隶校尉,率领部队进入长安,三辅的父老吏士见到他们,流着泪说:“没想到今天能再次见到汉官的威仪!”荐:再次。 《入塞》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岁末的一个场景。在这个时候,曹勋受命出使金国,途经南宋境内时,他目睹了一幕令人动容的景象。当南宋的遗民们得知南宋使臣经过时,他们纷纷聚集在一起观看,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悲伤的情绪,呜咽流泪。曹勋在见到这一幕时,内心深感感慨和伤心,于是他写下了《入塞》这首诗。

这个场景反映了南宋时期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但在金国的侵略下,南宋的疆土不断缩小,人民生活在战乱和不安定中。当曹勋作为南宋的使臣出使金国时,他亲眼目睹了南宋的遗民们的悲伤和流泪,这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南宋人民的痛苦和无奈。

曹勋的《入塞》诗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他对南宋遗民的同情和对南宋的忧虑。诗中可能包含了对南宋的忠诚和对金国侵略的愤怒,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南宋未来的担忧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这篇创作背景通过描述曹勋在出使金国途中所见所闻,展现了南宋时期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揭示了曹勋对南宋的忠诚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这个背景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情感和思想的基础,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曹勋的《入塞》诗。 《入塞》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乐府体,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选取了一位妇女在金朝统治下的经历和行动,表达了广大金统治区宋遗民不屈服金人统治,渴望解放和脱离苦海的心情。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这位女子被敌国俘虏的经历,回顾了她原本是京师良家女子,靖康初金人攻陷汴京,将她掳到北地的辛酸遭遇。这四句写得平平,但其中悲痛的压抑感仍然能够感受到。

接下来的四句描写了女子看到南方使节时的反应,她听到宋使经过,由于自己穿戴着金人装束,感到耻辱,不敢挤过去看,但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故国使者的亲切感驱使她不得不去看,因此她远离人群,爬上最高处,去瞻望使者的队伍。这四句巧妙地描绘了她复杂的羞愧、悲愤的心理。

“图见汉官仪”一句的意义也非常丰富:一方面是想见见故国使节的仪仗,表达对宋朝的热爱和思乡情绪;另一方面也隐含了希望能早日获得解放,重见大宋军队收复国土的愿望。最后两句描述了使者过后,女子仍然在计算日子,盼望使者回程经过这里,再次洒下伤心的泪水。这两句进一步推进了前四句的情感,写得意味深长,感人至深。

清代赵翼在《遗山集》中题写了“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句子,意思是国家沦陷,遭受不幸,却因此培养了一大批诗人,他们用真情实感写出了关于忧国忧民的杰出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曹勋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是一个平庸的诗人,但因为目睹了家国沦陷,人民受难,内心愤怒不安,所以能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提炼成这样一首优秀的诗作。整首诗充满了抑郁和凄凉的情感,可以与后来范成大所写的《州桥》等诗媲美,也是早期爱国诗作中的一首佳作。 《入塞》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曹勋的照片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在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的身份被特命赴进士廷试,并且获得了甲科的赐予。然而,在靖康元年(1126),他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到徽宗半臂绢书的影响,他决定自燕山逃回南京。建炎元年(1127)秋,他到达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呈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通过海路北上营救徽宗。然而,当权者没有听从他的请求,反而将他黜落。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后,他被派为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说金人归还徽宗的灵柩。在绍兴十四年和二十九年,他又两次被派为使金的使者。在孝宗朝,他被封为太尉,并且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著作。虽然他的诗作比较平庸,但其中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猜您喜欢

送友人入塞

唐代 曹邺

乱蓬无根日,送子入青塞。苍茫万里秋,如见原野大。
鸟雀寒不下,山川迥相对。一马没黄云,登高望犹在。
惊风忽然起,白日黯已晦。如何恨路长,出门天涯外。

横吹曲辞。入塞曲

唐代 沈彬

欲为皇王服远戎,万人金甲鼓鼙中。阵云暗塞三边黑,
兵血愁天一片红。半夜翻营旗搅月,深秋防戍剑磨风。
谤书未及明君爇,卧骨将军已殁功。
苦战沙间卧箭痕,戍楼闲上望星文。生希国泽分偏将,
死夺河源答圣君。鸢觑败兵眠白草,马惊边鬼哭阴云。
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

入塞

明代 乔世宁

沙海烽尘息,将军奏凯还。
九边传露布,一夜到甘泉。
天子开麟阁,都人望马鞭。
定知金市里,甲第在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