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客舍山脚下井》原文赏析

  • cháo
    shè
    shān
    jiǎo
    xià
    jǐng
  • [
    míng
    dài
    ]
    zhù
    yǔn
    míng
  • jiǎo
    dài
    hún
    dài
    xīng
    jiā
    tóng
    jìng
    píng
  • hán
    quán
    zhī
    zài
    qián
    shān
    xiào
    shā
    rén
    zǒng
    xǐng

原文: 脚带浑泥气带腥,几家同汲竞罍瓶。
寒泉只在前山里,笑杀居人总不醒。



明代诗人祝允明的照片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是一位汉族,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他因为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祝允明家庭学术底蕴深厚,擅长诗文和书法,尤其是他的狂草书法备受世人赞誉,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祝枝山创作了许多传世墨迹的精品,其中包括“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以及“草书诗翰卷”等。他的书法作品独具风格,充满了狂放豪迈的气息。

祝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在明代享有盛誉。他与唐寅有着共同的遭际和情性,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两人的趣事。

除了书法和诗文才华,祝枝山还以其特殊的右手六指而闻名。这一特点使他在书法创作中有着独特的技巧和表现力。祝枝山的艺术成就和个人魅力使他成为明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猜您喜欢

与沈二(少刚)秋寓建业山院夜话

明代 祝允明

倦迹怜司马,清风遇隐侯。
乡关不堪问,文酒且须酬。
水压吴王国,山横建邺秋。
高台仍可喜,重见凤凰游。

追赋内相吴公邀往书石山中杂题

明代 祝允明

上宰邀书睿制篇,幸从几席向林泉。
晨陪松露翻閒语,夜傍贤星聚处眠。
暂拂古风嘘故里,喜逢佳衲过山前。
儿童日夹先公膝,说向当时屡泫然。

赴报国院海会喜侯二(瑶)葛大(怿)同

明代 祝允明

隔水应霜钟,寻声入宝宫。
刹那依燄慧,六万绕神通。
欢喜来侯白,清真遇葛洪。
独惭文字累,未得此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