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梅子熟了,从青色变成了黄色,地里的菜和麦子也都成熟了,又到了忙着养蚕缫丝的时节。
山寺里悠闲自在的僧人,烹煮着老茶树的茶汤,村里的姑娘站在酒垆边煮酒,酒香四溢。
注释:当垆:对着酒垆;在酒垆前。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梅子熟了,从青色变成了黄色,地里的菜和麦子也都成熟了,又到了忙着养蚕缫丝的时节。
山寺里悠闲自在的僧人,烹煮着老茶树的茶汤,村里的姑娘站在酒垆边煮酒,酒香四溢。
注释:当垆(dāng lú):对着酒垆;在酒垆前。
《首夏山中行吟》译文及注释详情»
祝枝山的《首夏山中行吟》是一首描写苏州西郊村女煮酒的诗歌。这首诗读起来像吴语一般,轻快闲谈,充满了姑苏特色。诗中的“有花有酒有吟咏,便是书生富贵时”表达了诗人的满足和陶醉,他认为在有了花、酒和吟咏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书生富贵的时光。这种表达方式传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和人世烦恼的超越,他认为在诗酒风流的世界中,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这首酒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复归的渴望,他希望重新发现自我,找到人生真正的归宿。通过描绘村女煮酒的景象,诗人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在这个景象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他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以轻快的语调和姑苏特色的描写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自我发现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村女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于诗酒风流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越。这首诗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人生真正意义的思考。
总的来说,祝枝山的《首夏山中行吟》通过描绘村女煮酒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复归和人生真正归宿的追求。诗中的姑苏特色和轻快的语调让人读起来像吴语一般,充满了愉悦和陶醉。这首诗引发了对于自由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追求自我和内心宁静的力量。
《首夏山中行吟》赏析详情»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是一位汉族,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他因为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祝允明家庭学术底蕴深厚,擅长诗文和书法,尤其是他的狂草书法备受世人赞誉,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祝枝山创作了许多传世墨迹的精品,其中包括“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以及“草书诗翰卷”等。他的书法作品独具风格,充满了狂放豪迈的气息。
祝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在明代享有盛誉。他与唐寅有着共同的遭际和情性,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两人的趣事。
除了书法和诗文才华,祝枝山还以其特殊的右手六指而闻名。这一特点使他在书法创作中有着独特的技巧和表现力。祝枝山的艺术成就和个人魅力使他成为明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