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原文赏析

  • huàn
    shā
    ·
    cuì
    bǎo
    cān
    chà
    zhú
    jìng
    chéng
  • [
    sòng
    dài
    ]
    zhōu
    bāng
    yàn
  • cuì
    bǎo
    cān
    chà
    zhú
    jìng
    chéng
    xīn
    tiào
    leì
    zhū
    qīng
    lán
    xié
    zhuàn
    xiǎo
    chí
    tíng
  • fēng
    yuē
    lián
    guī
    yàn
    shuǐ
    yáo
    shān
    yǐng
    jīng
    liǔ
    shāo
    cán
    nòng
    weī
    qíng

原文: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相关标签:婉约夏天写景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翠葆(bǎo):指草木新生枝芽。
竹径成:春笋入夏已长成竹林。
跳雨: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如蹦玉跳珠。

风约帘衣归燕急:微风吹动帘衣,燕子急速归巢。
水摇扇影戏鱼惊:水面摇动扇影,嬉戏的鱼儿受到惊吓。
柳梢残日弄微晴:柳树的枝梢上,残余的阳光映照出微微晴朗的天气。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翠葆是指草木在春季发芽时,新生的嫩绿枝叶。这个比喻形容春天的景色充满生机和活力。

竹径成:春笋入夏已长成竹林。竹径成是指春天的竹笋在夏季长成茂密的竹林。这个比喻形容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成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跳雨: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如蹦玉跳珠。跳雨是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时,像是玉珠在荷叶上跳动的样子。这个形象化的描写使人感受到雨水的轻盈和荷叶的柔软。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注释详情»

评解

这篇评解描述了一幅夏日乍雨还晴的景色,描绘了其中的细节和特点。

首先,作者提到了新竹成林和新荷跳雨,这表明夏日的景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新竹成林意味着绿树成荫,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而新荷跳雨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荷叶上的水滴跳动的情景,增添了一丝活泼和欢快的氛围。

接着,作者描述了柳梢弄晴的景象。这里的柳梢指的是柳树的枝条,晴指的是雨后天空放晴。柳梢弄晴的画面给人一种轻盈和明亮的感觉,也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幻和美丽。

然后,作者提到了曲阑斜转和风约帘衣。曲阑斜转指的是小桥弯曲的景象,风约帘衣则形容风吹动窗帘的样子。这里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微风拂面的凉爽和窗帘摇曳的柔美,将人与景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最后,作者提到了水摇扇影。这里的水指的是湖水或河水,摇扇影则形容水面上扇动的倒影。这一描写使人感受到了水面的波光粼粼和扇影的摇曳,给人一种清新和多姿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篇评解通过描绘夏日乍雨还晴的景色,展示了其中的新颖别致、清新柔丽和委婉多姿。读者可以通过这篇评解感受到夏日景色的美丽和魅力。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评解详情»

宋代诗人周邦彦的照片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是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曾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职务。在徽宗时期,他担任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精通音律,创作了许多新的词调。他的作品主要描写闺情和羁旅,也有一些咏物之作。他的格律非常谨严,语言典丽精雅,尤其擅长长调的铺叙。他被后来的格律派词人所崇拜,被称为“词家之冠”。他的代表作品收录在《清真集》中,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周邦彦于1121年去世。

猜您喜欢

千秋岁·咏夏景

宋代 谢逸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夏日三首·其一

宋代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舞 一作:午)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宋代 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