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金陵怀古》原文赏析

  • 西
    ·
    jīn
    líng
    huái
    怀
  • [
    sòng
    dài
    ]
    zhōu
    bāng
    yàn
  • jiā
    nán
    cháo
    shèng
    shì
    shuí
    shān
    weí
    guó
    rào
    qīng
    jiāng
    huán
    duì
    tāo
    chéng
    fēng
    qiáng
    yáo
    tiān
  • duàn
    shù
    yóu
    dǎo
    chóu
    tǐng
    céng
    kōng
    jiù
    cāng
    cāng
    chén
    bàn
    leǐ
    shēn
    yuè
    guò
    qiáng
    lái
    shāng
    xīn
    dōng
    wàng
    huái
    shuǐ
  • jiǔ
    shèn
    chù
    shì
    xiǎng
    wáng
    xiè
    lín
    yàn
    zhī
    shì
    xún
    cháng
    xiàng
    rén
    jiā
    xiāng
    duì
    shuō
    xìng
    wáng
    xié
    yáng

原文: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咏史怀古豪放西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陵在南朝时期兴盛的景象,现在谁还能记得呢?江岸环绕着像髻鬟一样的山峰耸立。长江的大浪长年累月地冲击着这座孤独而寂寞的古城,帆船正向遥远的天边驶去。

陡峭的山崖上的树好像倒下来靠在崖上。莫愁姑娘或许曾在这里系过船吧!一切只剩下痕迹了,但只见郁郁苍苍一片青色,还有那浓雾中露出的一半城垒。深夜,月亮从女墙上升起来,而赏心亭东望着秦淮河。

那酒旗飘扬、锣鼓喧天的热闹景象到底去哪里了呢?想来就是东晋时代王谢家族的府邸所在。燕子不知道这是哪个时代。燕子在夕阳中低声细语,好像也在相互诉说这里的兴衰盛亡吧。

注释:
西河:唐代的一首教坊曲。
佳丽地:指江南地区,特指金陵。引自南朝奇谢眺的《入城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朝盛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都建都于金陵。
髻鬟对起:以女子的髻鬟比喻在长江边相对而屹立的山。
莫愁:相传为金陵善歌之女。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燕子不知何世:引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西河·金陵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看着金陵这样繁华美丽的地方,有谁还记得南朝的繁华盛世?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昔日的故都尽是一片生机,环形的山峰相对而出。汹涌的波涛寂寞地拍击着这孤独地城池,小船扬起风帆,静静地驶向远方。
那绝壁上的老树,仍然倒挂在山崖之上,莫愁湖里的小船,是谁把它系在岸边的?如今,这里只剩下往日的遗迹,只剩下郁郁苍苍的树木,浓重的雾气遮住了半个城墙。深夜,月亮越过城头上的矮墙,照到金陵城里,词人伤心地看着东面的秦淮河。
酒旗飘扬,锣鼓喧天的热闹街市如今在哪里?回想过去,王谢两大家族曾经生活在这里。那飞翔的燕子不知道如今是何年月,它们一如既往地飞到巷子里,飞入寻常的百姓人家。夕阳的余晖中,燕子一边飞着一边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述说千百年来,这里兴衰变迁的故事。

注释:
(1)西河:词调名。《碧难漫志》卷五引《脞说》云:“大历初,有乐工取古《西河长命女》加减节奏,颇有新声。”又称:“《大石凋·西河漫》声犯正平,极奇古。”《清真集》标明西河入大石调的此词,当即按此词填写。此调共一百零五字。分三叠,第一、二叠各四仄韵,第三叠五仄韵。
(2)佳丽地:金陵古都是江南最好的地方。暗谓此地曾为封建帝王定都之所在。语出南朝齐谢眺《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3)南朝:即吴、东晋、宋、齐、梁、陈。
(4)盛事:盛极一时的都城繁华。
(5)山围故国:刘禹锡《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山围,指被群山环抱。故国,指南京城。
(6)清江:指长江及秦淮河。
(7)髻鬟对起:有如妇女髻鬟一样美好的山峦对峙地耸立在清江两岸。
(8)孤城:指金陵。
(9)风樯:指船头桅杆上顺风张开的帆,此代指船。樯,桅杆。
(10)断崖:临水的山崖。 《西河·金陵怀古》译文及注释二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周邦彦创作这首怀古诗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旅程。这首词作于北宋末年,当时的宋王朝正面临着危机四伏的局面。周邦彦在元佑八年至绍圣三年间,经历了从杭州到扬州、天长,最终来到南京任江宁溧水令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颠簸和辛苦,但也有机会观赏到各地的风景。这些经历和所见所闻激发了他的情感,使他写下了这首名作。 《西河·金陵怀古》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金陵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而这一片则写的是金陵现代的繁华景象。接下来的几句继续描绘眼前的景色,“船舫争渡,人声鼎沸”,形容金陵市区繁忙的交通和热闹的人群。接着,词人又用“烟花三月下扬州”来形容金陵的繁华景象,这是对金陵繁荣的再次赞美。最后一句“却忆故人心不变”,则表达了词人对金陵的怀念之情,虽然景物繁华,但心中的思念却不会改变。

整首词以金陵为背景,通过描绘金陵的地理形势、古迹和现代景象,表达了词人对金陵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词人通过对金陵的描绘,展现了金陵的独特之处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金陵繁华景象的欣赏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给人以美好的印象。 《西河·金陵怀古》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周邦彦的照片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是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曾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职务。在徽宗时期,他担任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精通音律,创作了许多新的词调。他的作品主要描写闺情和羁旅,也有一些咏物之作。他的格律非常谨严,语言典丽精雅,尤其擅长长调的铺叙。他被后来的格律派词人所崇拜,被称为“词家之冠”。他的代表作品收录在《清真集》中,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周邦彦于1121年去世。

猜您喜欢

念奴娇·登多景楼

宋代 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强对 一作:疆场)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宋代 陈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宋代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