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并州产的剪刀非常锋利,吴地产的盐粒洁白如雪,女子的纤纤细手剥开新产的熟橙。锦制的帷帐中刚刚变暖,兽形的香炉中烟气不断,二人相对着把笙调弄。
女子低声地探问情人:今夜您到哪里去住宿?时候已经不早了,城上已报三更。外面寒风凛冽,路上寒霜浓重马易打滑,不如不要走了,街上已经少有人行走!
注释:
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
如水:形容剪刀的锋利。
吴盐:吴地所出产的洁白细盐。
幄:帐。
兽烟:兽形香炉中升起的细烟。
谁行(xíng):哪边,何处。
直是:就是这首词乃感旧之作。
《少年游·并刀如水》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周邦彦创作《少年游》这首词的情境。具体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周邦彦居于京城期间。在这段时间里,周邦彦与名妓李师师有着一段情感关系。而当时的宋徽宗赵佶听到了李师师的艳名后,也对她产生了兴趣,于是常常微服私访到李师师的家中。在一次私访中,周邦彦躲在床下,不敢出来,目睹了心上人与皇帝之间的戏谑调情和亲密互动。这让他心中充满了痛苦和苦闷。第二天,他将这段见闻化为灵感,创作了这首《少年游》。 《少年游·并刀如水》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分析了这首词的结构和描写手法。上片通过描写室内情景,利用实物和细节烘托出温馨的氛围,展现了男方对女子的情感。下片则以女方的口吻来传情,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示了人物心情的曲折和幽微,以及生活细节的描写。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曲折的叙述,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彼此相爱的心情。词的结尾以“问”为引子,表达了期待和挽留的情感。整首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被后世的词家所称赏。 《少年游·并刀如水》赏析详情»
周邦彦(1056年-1121年)是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曾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职务。在徽宗时期,他担任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精通音律,创作了许多新的词调。他的作品主要描写闺情和羁旅,也有一些咏物之作。他的格律非常谨严,语言典丽精雅,尤其擅长长调的铺叙。他被后来的格律派词人所崇拜,被称为“词家之冠”。他的代表作品收录在《清真集》中,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周邦彦于1121年去世。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