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三首·其一》原文赏析

  • xià
    sān
    shǒu
    ·
  • [
    sòng
    dài
    ]
    zhāng
    leǐ
  • cháng
    xià
    cūn
    fēng
    qīng
    yán
    yàn
    què
    shēng
    chéng
  • dié
    shài
    fěn
    huā
    zhī
    zhū
    wǎng
    tiān
    jiǎo
    qíng
    (
    zuò
    )
  • luò
    luò
    shū
    lián
    yāo
    yuè
    yǐng
    cáo
    cáo
    zhěn
    shēng
  • jiǔ
    bān
    liǎng
    bìn
    shuāng
    xuě
    zhí
    qiáo
    guò
    shēng

原文: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舞 一作:午)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相关标签:夏天归隐闲适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夏日白天很长,江村的风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它们的羽翼已经长成。蝴蝶展开翅膀停在中午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地织网。月光照在稀疏落落的帘子上,我斜倚在枕头上,听着潺潺溪水的声音。我的头发已经花白,就像霜雪一样白了,我一直想做个樵夫或渔翁,过上简单的生活。

注释:
檐牙:屋檐像牙齿一样的形状。
蝶衣:蝴蝶的翅膀。
晒粉:蝴蝶的翅膀上有很多粉末。
落落:稀疏的样子。
嘈嘈:杂乱的声音。 《夏日三首·其一》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描写夏日午夜的燕雀、蝴蝶和蜘蛛等动物,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生活的喜爱,并抒发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世俗的厌恶,渴望归隐田园的情感。

首联和颔联描写了燕雀、蝴蝶和蜘蛛等动物的景象。夏日的白天很长,江村的风景清丽,许多小燕雀栖息在屋檐上,它们的羽翼已经长成;蝴蝶展翅停在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地织网。诗人通过这些动物的描写,反衬出乡村的清净和宁静。

颈联描写了月光照射在稀疏的帘子上,诗人斜倚在枕头上,听着潺潺的溪水声。月影和溪水的动静结合,从侧面烘托出夏夜的宁静。尾联直抒胸臆,诗人的头发已经花白,他现在只想过着樵夫或渔翁的生活,充分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对乡间生活的赞许。诗人喜欢这种悠闲的生活,希望能一直过着这种隐居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繁华世界的反感,追求高洁不与世俗相争。

整首诗中,静与动相互交织。诗人选择了远离官场的农村夏日景象,通过描写燕雀、蝴蝶和蜘蛛等动物的活动来衬托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使得乡村生活充满了情趣。乡村的喧闹恰恰表明了它们的祥和,展现了农村的清净。而农村的清净又反衬出官场的污浊难耐。诗中的“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表达了诗人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他的内心已经达到了极致的宁静。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月影、溪水的喜爱,以及他内心的宁静和对归隐乡间、终老乡间的愿望。 《夏日三首·其一》赏析二详情»

赏析

《夏日》是张耒的一首诗,共有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是张耒在辞去官职后回到乡村闲居时创作的。诗的开头写了对农村夏日的总体印象,炎热的夏天让人感到烦躁,很难找到清爽的环境,而农村对于城市和官场来说,正是一个拥有清净之处。这里的“清”可以有多重含义,可以是清静、清幽、清和、清凉、清闲等等,都可以称之为清。因此,从“清”字出发,诗中所描绘的各种景象都体现了环境的清和心境的清。比如第二句“檐牙燕雀已生成”,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临,幼雀和雏燕整天在房檐前飞舞鸣叫,有点喧闹,但是正是因为农村环境的清幽而没有尘嚣。至于下联写蝴蝶在花间晒粉,蜘蛛因为天晴而在屋角织网,更显得幽静。当诗人注视着这些景象时,不再感到夏日的炎热和烦躁,而是有一种清凉和谐的感觉。以上是描写白天消夏时令人愉悦的景象。下联则写了夜晚的景象。帘子是“疏帘”,枕头是“虚枕”,环境的清净和寂静可见一斑。月光透过疏帘进入房间,就像是邀请着婆娑的月影;溪水的声音传到耳边,就像是被奇妙地纳入枕头之中。诗中的“邀”和“纳”两个词,将月影和溪声描写成有情感的事物,透露出诗人对月影和溪声的欣赏之情。这种月影和溪声本身就带有清凉的感觉,而诗人又在枕头上感受到了这一切,所以他的心境更加清凉。到了这里,诗人成功地描绘出了一个清幽的环境和清闲的心境,因此最后两句成为了水到渠成的点睛之笔:诗人已经久享受着清闲的生活,两鬓已经如霜,而农村的环境又是如此宜人,所以他想在乡村中度过余生。虽然诗人在吟唱之间微微感叹,但对农村夏日舒适愉悦的感受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吴之振在《宋诗钞》中说,张耒的诗效仿了白居易的风格,“虽然没有白居易那样精妙的词句,但是却蕴含着闲逸远离的意境,别有一种神韵”。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夏日的清净,诗境已经达到了闲逸远离的境地。虽然没有白居易那样精妙的词句,但依然值得细细品味。 《夏日三首·其一》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张耒的照片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他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和文学家,被人称为宛丘先生或张右史。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少年游》和《风流子》等。《少年游》描写了闺情离思,将娇羞少女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在纸上,令人羡慕和爱慕不已,其中的温情美妙几乎“浓得化不开”。他还著有《柯山集》和《宛邱集》,并有一部词集《柯山诗余》。他被列为元佑党人,多次遭到贬谪,晚年居住在陈州。

猜您喜欢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宋代 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馀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暑旱苦热

宋代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构法华寺西亭

唐代 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夏日登车盖亭

宋代 蔡确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夏昼偶作

唐代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