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嵩山》原文赏析

  • chū
    jiàn
    sōng
    shān
  • [
    sòng
    dài
    ]
    zhāng
    leǐ
  • nián
    lái
    ān
    kùn
    chén
    lài
    yǒu
    qīng
    shān
    huō
    huái
    怀
  • beǐ
    fēng
    chuī
    shǔ
    fēng
    qīng
    shòu
    chū
    yún
    lái

原文: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相关标签:写山写景抒情喜悦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多少年来,鞍马劳顿,被困于尘埃之中,尘世污浊,我的呼吸都有些不畅了。还好有青山在,它稳健、挺拔、耸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风雨露,送走晚霞明月。青山的豁达,让我也有了驰骋的胸怀。

注释: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五岳中的中岳。
鞍马困:鞍马劳顿,指辛苦奔走于道路。
豁我怀:使我开怀。豁,舒展。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鞍马劳顿(ān mǎ láo dùn):形容辛苦奔波劳累。
尘世污浊(chén shì wū zhuó):指世俗纷扰、烦杂不净。
豁达(huò dá):形容心胸开阔,不拘小节。
北风萧萧(běi fēng xiāo xiāo):形容北风呼啸的声音。
清瘦挺拔(qīng shòu tǐng bá):形容身材清瘦而挺拔。
不染一丝尘埃(bù rǎn yī sī chén āi):形容纯洁无瑕,不受世俗之累。 《初见嵩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的夏秋之交。诗人张耒当时被派往洛阳寿安县担任县尉,途中他创作了这首诗。在此之前,张耒原本是临淮主簿,根据《临淮主簿厅题名记》的记载,他在临淮主簿的职位上工作了三年。在这三年中,他的工作主要是处理文书,这种工作使他感到疲劳和孤寂。只有当他遇到美丽的山水时,他的心情才会豁然开朗。 《初见嵩山》创作背景详情»

宋代诗人张耒的照片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他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和文学家,被人称为宛丘先生或张右史。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少年游》和《风流子》等。《少年游》描写了闺情离思,将娇羞少女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在纸上,令人羡慕和爱慕不已,其中的温情美妙几乎“浓得化不开”。他还著有《柯山集》和《宛邱集》,并有一部词集《柯山诗余》。他被列为元佑党人,多次遭到贬谪,晚年居住在陈州。

猜您喜欢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代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

宋代 李之仪

五云深处蓬山杳。寒轻雾重银蟾小。枕上挹余香。春风归路长。
雁来书不到。人静重门悄。一阵落花风。云山千万重。

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

唐代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