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原文赏析

  • chù
    shì
    shān
    /
    chù
    shì
    shān
  • [
    táng
    dài
    ]
    wēn
    tíng
    yún
  • 西
    wèn
    qiáo
    yáo
    shí
    chǔ
    rén
    jiā
  • shù
    lǎo
    lián
    shí
    quán
    qīng
    lòu
    shā
  • qiān
    fēng
    suí
    àn
    jìng
    yún
    xié
  • feī
    mǎn
    shān
    qiáo
    mài
    huā

原文: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相关标签:寻访写景写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向卢岵山居走去。
沿途看到古树的老根缠连着石头,仿佛是天生的,湍急清澈的泉水冲走水面上的浮土、树叶,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显得水明沙净。
山里峰峦座座,由于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只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
时间已到傍晚,还不见卢处士,晚鸦也已飞往自己巢里栖息,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在夕阳下更显得一片洁白。

注释:卢处士:卢岵(hù)。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山居:山中的住所。
樵客:出门采薪的人。⑶遥识:一作“遥指”。楚人家:一作“主人家”。
急:湍急。露沙:露出沙石。
径:小路。
飞鸦集:一作“鸟飞散”。
满山:一作“满庭”。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赤质柔。叶互生,呈心脏形,有长柄。花色白或淡红。果瘦三角形,有棱。子实磨成粉可制面食。通常亦称其子实为荞麦。 《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温庭筠在某年的春天,怀着兴致前往拜访卢岵处士。然而,当天太阳已经西下,卢处士仍未出现,于是温庭筠在卢处士的居所写下了这首诗。具体的创作年份不为人所知。 《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衬人,展现了卢岵处士的古朴高洁形象。诗的首联通过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远远地认准方向走去,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僻。作者称砍柴的人为“樵客”,意味着他并不是俗人,为诗的气氛渲染了一定的效果。

颔联描写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如古树老根缠石和湍急清澈的泉水。这两句通过使用律诗中的拗句,如“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对拗,增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颈联写入望的远景,言山峰之多,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而通往卢岵山居小路的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这两句使用协调的音节,增加了变化,也与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

尾联又改用拗句的音节,与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适应。诗中提到的荞麦花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花。荞麦花的洁白与描写处士的山居风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士的生活虽然孤高,但并非与人世完全隔绝。这也点明了作者造访的季节是春天。

整首诗的层次清晰,景物描写虽多却错落有致。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读者对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有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是非常成功的。 《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鉴赏详情»

赏析二

写诗人回首时的感受。诗人在寻找卢岵的过程中经历了疲倦和焦虑,但当他回首时,却发现眼前是一片明艳的荞麦花。这里的荞麦花象征着美好和希望,表达了诗人在追求中获得的心灵启迪和满足感。整首诗通过描写山居景色和诗人的心理历程,展现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追求中获得的心灵愉悦和满足感。 《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赏析二详情»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照片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本名是岐,字飞卿,出生在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庭筠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每次参加考试都能押官韵,用八叉手成就八韵,因此也被称为“温八叉”。然而,他过于自负,喜欢讽刺权贵,经常触犯忌讳,引起时人的厌恶,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被贬抑,终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他最后的官职是国子助教。他精通音律,擅长写诗,与李商隐齐名,被称为“温李”。他的诗歌辞藻华丽,细腻娴熟,内容多写闺情。他在词的艺术成就上超过了晚唐其他词人,是“花间派”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对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词史上,他与韦庄并称“温韦”。他的存世词作有七十余首。后人编辑了《温飞卿集》和《金奁集》来收录他的作品。

猜您喜欢

殿前欢·大都西山

元代 唐毅夫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
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
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
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淇澳青青水一湾

清代 郑燮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咏贺兰山

清代 胡秉正

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
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
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
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