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为第三段,描写牛郎织女被迫分离的情景。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他们相聚时的欢乐与分离时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牛郎织女相会时,天地为之动容,星辰为之失色;而分离时,天地黯然无光,星辰无光。诗人通过描写天地的变化,表达了他们深挚的爱情和被迫分离的痛苦。
最后四句为第四段,以嫦娥与牛郎织女作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思考。嫦娥因为嫁给了不爱的人,夜夜孤眠,与牛郎织女一样,都是被命运所困扰的人。诗人通过这个比喻,暗示了天地间还有更多不幸的人存在,引发人们对于命运和幸福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写牛郎织女相会、分离以及与嫦娥的对比,展现了深挚的爱情和被命运束缚的痛苦。诗人通过对于时令和神话的描写,营造了七夕的氛围,使读者更加投入到诗中。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于妇女地位的思考,呼吁人们对于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进行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七夕歌》赏析详情»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他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和文学家,被人称为宛丘先生或张右史。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少年游》和《风流子》等。《少年游》描写了闺情离思,将娇羞少女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在纸上,令人羡慕和爱慕不已,其中的温情美妙几乎“浓得化不开”。他还著有《柯山集》和《宛邱集》,并有一部词集《柯山诗余》。他被列为元佑党人,多次遭到贬谪,晚年居住在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