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瑶池宴罢王母还,九芝飞入三仙山。
空馀绛节留人间,云封露洗无时閒。
节旄落尽何斓斑,野翁提携出茅菅。
吴刀戛戛鸣双环,截断寒冰(诗文存作水)何潺潺。
相如赋就空上林,倦游渴病长相侵。
刘伶爱酒真荒淫,狂来欲倒沧溟深。
此时一嚼轻千金,垆边何用文君琴。
五斗一石安足斟,坐想毛发生清阴。
萧瑟甘滋欲谁让,柤梨橘柚纷殊状。
冷气相射杯盘上,顾郎不见休惆怅。
佳境到头还不妄,诗成虽愧阳春唱,全胜乞与将军杖⑴。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出生于慈溪(今属浙江)。治平二年(1065)参加礼部考试,成为状元,被任命为临海尉。在神宗时期,他先后担任神官院主簿、秦凤路提刑和两浙常平提举。后来,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一起弹劾苏轼,引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他晋升为知杂御史、判司农寺,后来担任给事中和权直学士院,最终成为御史中丞。
崇宁元年(1102),舒亶被任命为南康军知军,因为在开边事务上有所建树,被晋升为直龙图阁待制。次年,他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宋史》和《东都事略》中有关于他的传记。
目前,赵万里辑有一卷《舒学士词》收录了舒亶的50首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