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尽日芳菲园,不见芳菲好。
茂草与斜阳,脈脈情多少。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出生在阆州阆中,是一位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和诗人。
陈尧佐在宋仁宗时期担任宰相,是一位非常有才干的政治家。景祐四年(1037年),他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康定元年(1040年),他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
陈尧佐在水利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对水利工程有深入的研究和贡献。他在治理水患和开发灌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水利专家。
此外,陈尧佐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他擅长隶书,尤其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他的书法作品有《潮阳编》、《野庐编》等。他的诗作有《遣兴集》、《愚邱集》等。虽然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陈尧佐于庆历四年(1044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他被追赠司空兼侍中,并被谥号为“文惠”。
至今,陈尧佐的词作只有一首流传下来。他的才华和贡献使他成为北宋时期的重要人物,被后人广泛称赞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