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郊外》原文赏析

  • chūn
    jiāo
    wài
  • [
    sòng
    dài
    ]
    táng
    gēng
  • chéng
    zhōng
    weì
    xǐng
    yǒu
    chūn
    guāng
    chéng
    wài
    huái
    bàn
    huáng
  • shān
    hǎo
    gēng
    xuě
    shuǐ
    shēng
    kàn
    dǎo
    chuī
    yáng
  • yīng
    biān
    nuǎn
    rén
    cǎo
    fēng
    lái
    zuò
    yào
    xiāng
  • jiāng
    tóu
    yǒu
    jiā
    weí
    jūn
    xún
    què
    máng
    máng

原文: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相关标签:春天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住在城里,却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今天在郊外漫步,惊喜地发现,榆树和槐树早已经抽出了嫩芽,呈现出半绿半黄的颜色。远处的青山婀娜多姿,我更喜欢它山顶上还残留着皑皑白雪;池塘的水渐渐上涨,倒映出岸边的垂柳。天气温暖,黄莺自豪地歌唱,它的声音就像人们亲切交谈;微风从草地吹来,夹杂着阵阵草药的香气。我怀疑这景色中隐藏着美妙的诗句,刚想为你们写出来,却突然感到迷茫不清。

注释:未省(xǐng):还没有领悟、察觉。这里指作者之前没有意识到春天的到来。
黄:指榆树和槐树新芽的娇嫩的黄色。
水生:水位上涨。
倒垂杨:水中的杨柳倒影。
莺边日暖如人语:这句是倒装句,原本的顺序是“日边莺暖语如人”。天气温暖,黄莺自豪地歌唱,它的声音就像人们亲切交谈。
佳句:优美的诗句。 《春日郊外》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的美好气息。这样的描写方式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尾联“名山无数诗人在,不得诗成又一年。”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许多诗人面对美景,却无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凝聚成诗,只能黯然离去,留下无尽的遗憾。这种情感的描写,使整首诗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无奈和苦闷。



整首诗的格律谨严,符合七言律诗的要求。诗人运用了平叙和拗折的句法手法,使诗句更加丰富多样,展现了诗人的技巧和才华。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对春光、榆槐、山水、莺声、草香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初春郊外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表达,展现了初春郊外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创作的无奈,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读完这首诗,不禁让人对春天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春日郊外》赏析详情»

唐庚

唐庚,1070年出生于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根据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的记载,唐庚于哲宗绍圣年间(一○九四年)中进士,成为宗子博士。他得到了宰相张商英的推荐,被任命为提举京畿常平。然而,当商英罢相后,唐庚也被贬职,被谪居到惠州。后来,他因为赦免而北归,恢复了官职,成为承议郎,担任提举上清太平宫的职务。然而,在返回蜀道的途中,唐庚因病去世。

猜您喜欢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宋代 唐庚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端孺籴米龙川得粳糯数十斛

宋代 唐庚

倒拔孤舟入瘴烟,归来百斛泻丰年。
炊香未数神江白,酿滑偏宜佛迹泉。
饱去定知频梦与,醉中何至便妨禅。
凭君为比长安米,看直公车牍几千。

圆蛤

宋代 唐庚

黄犊鸣水中,相顾皆愕然。
探之无所得,有蛙仅如钱。
持问旁舍翁,云此号圆蛤。
夏潦涨沟渠,喧呼自酬答。
卒然闻其声,谓当可专车。
既见一拊掌,寸莛量有馀。
物生元气中,小大各异趣。
蛙质黄牛鸣,持此欲谁附。
我居固已陋,尔鸣良亦村。
绵蛮啭黄鹂,我今思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