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原文赏析

  • ǒu
    shū
  • [
    qīng
    dài
    ]
    gāo
    dǐng
  • gāo
    lóu
    rén
    tiān
    cháng
    diǎn
    diǎn
    fān
    yíng
    luò
    huáng
  • gǎn
    zhōu
    zhōng
    féng
    xiè
    shàng
    màn
    láo
    shì
    shàng
    shí
    hán
    kāng
  • sāng
    jiā
    jìng
    feī
    qín
    zhuì
    mǐn
    shì
    céng
    shì
    chǔ
    kuáng
  • èr
    shí
    nián
    lái
    yóu
    shǒu
    zhuō
    bái
    yún
    cāng
    hǎi
    zǒng
    máng
    máng

原文: 高楼人去碧天长,点点帆迎落日黄。
敢冀舟中逢谢尚,漫劳市上识韩康。
丧家毕竟非秦赘,悯世何曾是楚狂。
二十年来尤守拙,白云沧海总茫茫。



高鼎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虽然高鼎本人无甚事迹,但他的诗作却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高鼎的诗作大多不合那个时代的潮流,与当时的文学风格有所不同。然而,他的一首有名的诗作《村居》却广为人知。这首诗以描绘村庄中放风筝的场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这首诗作被认为是高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除了《村居》之外,高鼎还有其他诗作,但数量不多。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的风格为主,常常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尽管他的诗作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大的轰动,但他的诗稿《拙吾诗稿》仍然被保存下来。

关于高鼎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信息目前较为有限,无法得知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然而,通过他的诗作和诗稿,我们可以窥见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高鼎的诗作虽然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但他的作品仍然被后人珍视,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猜您喜欢

菩萨蛮

宋代 赵令

长淮渺渺寒烟白。凭栏人是霜台客。时句妙春豪。风云不啻高。
樽前人已老。余恨连芳草。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蝶恋花

宋代 赵令

何者?夫崔之才华婉美,词彩艳丽,则于所载缄书诗章尽之矣。如其都愉淫冶之态,则不可得而见。及观其文,飘飘然仿佛出于人目前。虽丹青摹写其形状,未知能如是工且至否?仆尝采摭其意,撰成鼓子词十一章,示余友何东白先生。先生曰:文则美矣,意犹有不尽者,胡不复为一章于其后,具道张之于崔,既不能以理定其情,又不能合之于义。始相遇也,如是之笃;终相失也,如是之遽。必及于此,则完矣。余应之曰:先生真为文者也。言必欲有终箴戒而后已。大抵鄙靡之词,止歌其事之可歌,不必如是之备。若夫聚散离合,亦人之常情,古今所共惜也。又况崔之始相得而终至相失,岂得已哉。如崔已他适,而张诡计以求见;崔知张之意,而潜赋诗以谢之,其情盖有未能忘者矣。乐天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岂独在彼者耶?予因命此意,复成一曲,缀于传未云。商调十二首之十二
镜破人离何处问。路隔银河,岁会知犹近。只道新来消瘦损。玉容不见空传信。
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

浣溪沙

宋代 赵令

槐柳春余绿涨天。酒旗高插夕阳边。谁家墙里笑秋千。
往事不堪楼上看,新愁多向曲中传。此情销得是何年。